金融家眼中的慈濟管理學 - 羅綸有 (中)
證嚴上人的管理哲學很簡單,那就是「以愛為管理,以戒為制度」,這個「愛」是大愛,是對眾生的不忍之心。
因為是從對受眾真誠的關愛憐憫出發,所以慈濟的策略與行動,真正做到了企業界所稱的「以客戶為中心作思考」,而這樣終極的關懷,也是許多慈濟創意的來源。「戒」則是在共同價值之下的有所為,有所不為。
這就是「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也因此慈濟志業與全世界最頂尖的企業一般,有一群有著高度認同、主動積極而又嚴守紀律的團隊。
我與多次擔任慈濟海外賑災團志工領隊的陳金發師兄聊過天,上人與他的師徒對話也是領導統御的經典。
金發師兄原是個愛喝酒、好應酬的成功企業家,他的丈母娘與他的夫人都是慈濟人,也先後捐贈大金額善款。他到慈濟一探究竟時,發現上人對他這樣一位金主,並沒有什麼特別禮遇;他於是決定到慈濟海外賑災現場看看,順便可「查帳」一下,了解他家的捐款是如何被花掉的。
沒想到一到災區,才知道原來在地球的另一端,有這麼多悲慘的人生故事正在發生,而透過慈濟的布施可以為他們帶來這麼大的改變,他從此一賑成癮,無法自拔。
二十多年前,他率隊到大陸賑災發放,那個年代,對岸從上到下對慈濟充滿懷疑,他主持的賑災受盡刁難,停留了一段時間卻是有志難伸,眼看災區村民受苦,卻什麼也做不了,只好回臺灣面見上人。他跪在上人面前,幾星期的委屈,讓他這個大男人號啕大哭。
沒想到上人聽完後,一句安慰的言詞都沒有,只看著金發師兄的眼睛,問了他一句話:「誰叫你去的?」金發師兄呆若木雞。想想也對,從頭到尾不都是自找的嗎?也只能想清楚自己的初衷了。他接著就回到大陸去,雖然困難重重,最終賑災任務還是圓滿達成了。
有一次,一位大陸的企業家面見上人,也捐了張大額支票;我剛好在場,也只見上人淡淡地謝過,倒是花了些時間,詢問這位企業家如何與員工相處,如何提供員工教化的機會,如何在企業裏做環保……上人說,如果認同慈濟,捐款固然是一種方式,更重要的是在企業裏推動慈濟的理念。
另一位大陸的成功人士,一到花蓮,他的手下就不斷強調他老闆會供養上人,希望有高規格的接待。當然不例外地,他被告知上人是不接受供養的,他們一行也在靜思堂參訪之後,每人分配一個便當;來到精舍,上人忙,這位大德也只得上人一面之雅;不過他頗有程度也無怨言,他說慈濟是他到過最眾生平等的地方。
記得我的舅舅二十餘年前,曾到花蓮靜思精舍參訪,回來後他說,精舍的午齋真是粗簡得可以,他們一行人都覺得食之無味,僅能稍稍果腹;原想抱怨,但看到隔壁桌的上人,也享用完全一樣的齋菜,而且聽說當天因為有客人,伙食水準已然上調,他們畢竟只吃一餐,也只能說聲佩服。
「吃別人不能吃的苦,忍別人不能忍的辱」,上人期許精舍常住眾做穩固護持慈濟志業的堅實後盾,而且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這個誓願,要落實在現實生活上,其實並不容易,一群出家人要如何找出一個有效的運營模式,來自給自足呢?
在精舍尚未存在前,他們就從織毛衣開始,試圖用勞力換取生活所需;也種過地瓜,賣地瓜之外,地瓜葉也可自食;用水泥袋的夾層改裝成雜貨店購物袋,但殘存的水泥末威脅健康,也只能作罷;做嬰兒鞋,除供應生活所需外,每人每天只要多做一雙,就多出新臺幣四元可以做慈善。
上人的俗家母親籌款加上貸款買地之後,他們又搖身一變成為農婦,開始種稻做田,但第一年就因施肥過多,難以收成。也曾徒手做高週波紙尿褲,加工過程溫度需高達攝氏一千度,讓那陣子的精舍,經常燙得「肉香四溢」。期間做過手套、成衣、木雕、蠟燭、爆米花,也種菊花,做豆元粉,手拉胚陶瓷等等,前後總計二十一種產品,可以說是屢敗屢戰,不斷推陳出新。
除了因為地處花蓮,沒有機會做電子零件的手工外,他們所經歷過的,幾乎反映了臺灣過去,經濟初階發展的那二十幾年間,沒有技能與資本的家庭個人,為生活奮鬥,所能嘗試的可能性與極限了。
靜思精舍現在仍然自力更生,但透過靜思書軒,能夠從事的與傳法、環保等相關經濟活動增加了很多。書軒與大眾結善緣的,包含上人的語錄著作,弘法清流的書籍、DVD,還有筆記本、環保袋、環保杯碗,精舍農場作出的精油、淨皂、清潔露、豆粉,還有茶葉、香積飯等等,種類多樣,每樣產品都用心設計,兼具人文品味。
我們到精舍尋根的時候,導引我們的是德杭師父;他必定經常在農場勞動,告訴我們種植蔬菜的知識,抓菜蟲而不傷菜蟲的方法,農場所種蔬菜,現已足供精舍數百人每日食用所需;他介紹麻芛各種好處的科學驗證,及麻芛薏仁粉的做法;另也現身說法,農場堆肥的製作流程及使用方式等等。
多數人可能並不清楚,靜思精舍與慈濟志業體系,在財務上是完全獨立分開的;上人不接受供養,所有外界的捐贈,只能進入基金會的系統,落實在具體的慈善志業行動當中,精舍的所有開銷,都靠精舍修行者自食其力,也因此能維持它法脈源頭、心靈道場的超然地位。
而自食其力的擔當,也讓精舍師父們跳脫傳統出家人的刻板印象;他們也更進一步,在各項慈濟的志業中,擔負起穩固傳承的責任。我所接觸的師父們,個個精神奕奕,思路清晰,和藹可親,而且看上去,都遠比實際年齡年輕。我想這應該是道心堅定,煩惱減少,輕安自在的緣故吧。
撰文/ 羅綸有
摘自/ 慈濟月刊第 638 期
📖閱讀更多:
金融家眼中的慈濟管理學 - 羅綸有 (上)
金融家眼中的慈濟管理學 - 羅綸有 (中)
金融家眼中的慈濟管理學 - 羅綸有 (下)
◎更多內容,歡迎您點入→大愛閱讀專頁閱讀。
- 喜歡29
- 難過0
- 懂了13
- 感動414
- 感恩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