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道上的毅力與信心
菩薩行中總會遇到許多不如人意之事,證嚴上人晨語開示:「修行,只要我們一念心收束得好,不論對人、對物都要用恭敬心,不必去分別他有修、無修。對人誠敬,是菩薩入道之基本,如若敬之不深,如何能視彼如佛,又安能受其罵杖,猶輕聲和言?」
靜思精舍德勘師父在志工早會上也分享:「我們的付出,對方不見得感恩,或許還當面拒絕,甚至很多惡罵;也有志工在訪視過程遇到被狗追,或被無明之人,有精神問題的人追打,但志工們倚著柔和慈悲,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走菩薩道,所以能夠安忍心,繼續膚慰、關懷、陪伴。」
上人晨語曾開示:「常不輕菩薩遭人如何辱罵,都能面不改色,常常對人輕聲細語,還要頂禮 、膜拜;就算用棍子敲打,用磚塊、石頭丟他,他只迴避一下。」
德勘師父想到了佛陀十大弟子中,說法第一的富樓那彌多羅尼子,發心到蠻荒未化的輸盧那國布教,請求佛陀同意。
佛陀說:「你知道輸盧那國這地方民智未開,人民很暴力,你去到那邊,要弘揚佛法,或許他們不會接受;不只不會接受,可能還會破口惡罵你。」
富樓那回答佛陀:「假如他罵我,我要心存感恩,因為他還沒有打我。」
佛陀又問:「假如他拿起棍棒,用瓦石來打你呢?」
富樓那說:「假如他打我,還沒有把我打死,我就要感恩,還能有一個身軀,繼續去弘法。」
佛陀又問:「假如他真的把你打死了呢?」
富樓那說:「我本來就是為了要弘揚正法,能夠為真理而犧牲,不就正好圓滿我的願嗎?所以我還要感恩他們!」
佛陀知道這位弟子真的是為法忘軀,信心非常堅定要去傳法,就答應了他。
德勘師父指出,「我們走在菩薩道上,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堅韌、毅力跟信心?以前,南非潘明水居士經常有機會回來,聽著他分享如何冒生命危險,都要把上人的法,把佛法傳到黑暗大陸去。
2015 年,南非發生排外暴動,很多台商選擇回台灣,可是南非慈濟人,堅持留在廣大的非洲大陸,因為這裡需要被教化,需要布善種子,要用愛鋪路,才能轉化仇恨為祥和。」
這樣的堅持,南非帶出了幾千位本土志工,又把愛心、善行,擴及到九個國家,透過自己努力,走出一條開闊的人生路,也前往聯合國參加世界婦女大會,走出一條讓國際認同的路。
「鐸拉蕾是南非最年長的志工,有次因身體不舒服,被要求『禁足』不能出門,年輕志工亞棋勸她暫時留在家。她告訴亞棋,『不用為我擔心,我年紀大了,時間快要不夠用,所以必須更積極做慈濟,請讓我做。』」
德勘師父讚歎,做慈濟的信念堅定,即使身體笨重、老病,還是想在菩薩道上努力;行動不便沒辦法搬米的時候,拿著布也要拖著米慢慢走,能搬一包是一包;體力不夠沒辦法訪視,就在定點愛灑招募志工,能募一位是一位。
「如果每個人都能學習她們的精神,世界要淨化,要變為人間淨土,是有希望的,只是,我們都有這樣堅定的信念嗎?」
德勘師父也不捨地說,「鐸拉蕾居住在德本最不平靜的部落,村莊被一座叢林畫分南北,人心也被兩個政黨分隔開來。鐸拉蕾的孫子,在村莊分割為兩邊前,娶了另一邊的女孩為妻,戰爭開打後,女孩冒險越過叢林回家探親。鐸拉蕾的孫子苦等幾日,不見妻子身影擔心遭遇不測,鋌而走險去找太太,這一去,再沒有回來。」
當時,鐸拉蕾已經加入慈濟,喪親的悲慟讓她意識到:「我是慈濟人,我是上人的弟子,不是都說要用愛,去愛每個人,要去包容對我們有仇恨的人嗎?我怎麼能夠坐視我自己的村莊這樣子的不平靜?應該要用一些行動來化解!」
鐸拉蕾邀約慈濟志工咪妮,兩個女人決定穿過叢林,到對方部落去進行求和行動,結果,面對的是惡聲惡行,還拿刀杖威脅生命。
「我們是來求和的,這十幾年來相互殘殺,已造成難以計數的孤兒、寡婦以及可憐的殘兵,你們也有家人遭遇到這樣的痛苦吧?讓我們放下武器,關心彼此,好嗎?」
用真誠心講出大家心聲,對方也軟化,就放她們安全回去。鐸拉蕾利用冬令發放機會,與部落族人帶了些救濟物資,過去送給比較貧困的人。
這分大愛溫情,逐漸改變了雙方仇對,兩邊已經和解,這邊的人可直接穿越鄰村,到巴士站搭車,無須刻意繞路,而另一頭的人也能提著水桶,來這兒汲水。
德勘師父心有所感:「我們每天聽法,有沒有將法放在腦中?還是早上聽的法,一句也沒留下來,依舊隨著自己的習氣在流轉呢?」
證嚴上人開示:「勸導人人在世間要走好路、做好事,利益人群,才是真正順正法。常不輕菩薩是要來教我們對人要尊重,時時刻刻要用恭敬的態度作禮,用口頭來讚歎,內心永遠這麼單純,這就是真誠菩薩。」
(德勘法師 志工早會開示)
20191019
記錄:魏玉縣
整理:慈泠
◎更多內容,歡迎您點入→大愛閱讀專頁閱讀。
- 喜歡5
- 難過0
- 懂了15
- 感動147
- 感恩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