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靜思堂裏,邱碧琬拿著竹筒穿梭在照顧戶間,募一分愛心。「曾經歷相同的場景,當年坐在照顧戶位置時,心中有許多不甘願、自卑和無奈。歲月增長,觀念轉變,更懂得感恩。」

出生在群山環繞的南投國姓鄉福龜村,原本家境小康的邱碧琬,爸爸在 35 歲車禍過世,媽媽受類風溼性關節炎所苦,母女四人不知該如何面對生活?

邱媽媽四處籌錢還清先生的債務,到餐廳端盤、洗碗、掃地,辛勤工作養家。三姊妹下課回家除了擔起家務,還要做家庭代工,甚至去搬磚頭,賺取微薄工資貼補家用。

邱碧琬的姑姑,捨不得就讀國小的三個孩子受寒挨餓,於是向認識的慈濟資深志工徐瑞宏提起。徐瑞宏從埔里來到國姓鄉訪視,看到寡母孤女的艱辛,將她們提報為慈濟的長期照顧戶;除了有每月生活補助金之外,徐瑞宏也按月請附近的米行轉送一包米給邱家。

自從成了慈濟照顧戶,逢年過節,三姊妹開始有了期待,因為歲末年終發放,慈濟除了致贈生活所需物資,還會先為孩子們量好身材尺寸,在發放那天,贈予乾淨如新的二手衣物,「拿到衣服,我與姊姊穿上身,都興奮好久、好久。」

邱碧琬還記得,當時每月的生活補助金,是從花蓮本會寄過來,其中還附贈一本《慈濟》月刊。月刊除了記載一些跟她們處境相同的家庭,還有志工的故事,最重要的是,能看得到善心人士的愛心捐款,「儘管當時科技不發達,慈濟還是將善款透明化。」

這期間透過鄉公所的協助,邱家成了政府的低收入戶,學雜費獲得減免,但生活還是極為倚賴慈濟補助;她們珍惜這分愛心,不因此稍有鬆懈,上了高中都選擇讀夜校,半工半讀。

邱碧琬一直讀到二專,都自食其力賺取學費及生活費;家裏的收入穩定後,邱媽媽婉謝慈濟的幫助。

邱碧琬回憶國中時,班導師看著她處在困苦環境,成績仍保持名列前茅,除了為她爭取獎學金,還讓她接受免費課輔。

補習班老師張友道,是她人生的一大轉捩點;張老師告訴鬱鬱寡歡的她:「人生在世都會碰到苦難,我們要懂得『賣窮』,有機會多布施,就能把窮賣掉。」

這句話何其神奇,她告訴自己:「無論如何,一定要脫離窮困。」所以只要有機會布施,哪怕是口袋裏僅剩銅板,她都捨得給需要的人。 

邱碧琬婚後定居臺中烏日,生下兒子後將臍帶血捐給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也因此與慈濟續緣,志工呂閃經常與她互動,邀約參加慈濟活動。

2013 年,她參加大愛媽媽課程,也投入親子班的隊輔、課務等等,「最開心的是陪孩子上慈濟親子班,從遊戲、話劇,懂得傾聽孩子的聲音,多一分包容,親子間不再是單向的說教,而是討論與分享。」

成長的歡喜,是智慧的開啟,2018 年報名慈濟委員培訓,忙碌參加志工活動,先生有了意見:「你是在浪費時間,不如把時間拿去工作賺錢,還來得實在。」她乍聽感覺錯愕,緩和心情後回應:「我雖然付出時間,可是得到的比付出的更多。」

志工路的考驗,不時出現。一次歲末祝福前經藏演繹練習,活動結束已晚間十點;回到家,大門被反鎖,邱碧琬只好跟孩子求救,孩子不但幫忙開門,還打氣地說:「媽媽,有我們在!」

邱碧琬從聽聞上人開示中,知道要先改變自己,才能讓先生認同,所以她一定打理好家裏,聲色不再理直氣壯,漸漸地先生有了承諾:「家裏要先顧好,時間上掌控好,不要那麼晚回家,其他我不會那麼堅持。」

2012 年除夕下午,傳來母親往生的噩耗,邱碧琬一時無法接受,兩天前才與母親通話,約好大年初三去探望…來不及在臨終前道別、道歉、道謝、道愛,她自責不已。

「要記得在我們困苦的時候,人家伸出援手幫助過我們。受人點滴的幫忙,要湧泉以報。」母親的叮嚀句句在耳,邱碧琬從一念善開始,已經找到心靈依止處,循著這方向,一路直行,逐一拋棄心中的包袱,也悄然賣掉貧窮,換得富足人生。

 

撰文‧洪素養

取材自:慈濟月刊 2019/07 第632期

◎更多內容,歡迎您點入→大愛閱讀專頁閱讀。

請加入 LINE@ 慧命資糧天天送到家!
 https://goo.gl/pXio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