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是中國傳統民俗中的鬼月,自古以來有拜「好兄弟」的信仰,1974 年 9 月 10 日,上人在慈濟人聯誼會開示,詳述盂蘭盆會以及普度的真義。期許慈濟人深入社區,推動正知見、正信,落實「真正的普度」觀念。

1990 年 8 月 23 日在臺中新民商工演講適逢農曆七月,上人以「七月原是吉祥月」為題,期勉大家不要為中元普度殺生造業,應發心立願救眾生,以一善破千災,才是真「解倒懸」。

1996 年 9 月 6 日,證嚴上人在藥師法會上開示:「為普度燒紙錢、殺生靈,都是錯誤的觀念與行為。」

靜思精舍德劭師父在志工早會,舊法新知述根源:「精舍小靜思、主堂啟用,也沒有選日子、時辰,上人行腳回來看過,隔日早課就啟用,因為上人強調,時時好心,就是時時好日。」

大林慈濟醫院在 2003 年農曆七月啟業,院慶系列活動結合法會,禮誦《藥師經》迴向給病患、親人及眾生,「七月吉祥月」的宣導內容,從此加入法會祈福模式。

2006 年出現閏七月,從 7 月 25 日到 9 月 21 日,民間習俗所謂諸事不宜的「鬼月」,拉長一倍時間。上人說,「普度」的真實意義,是普度眾生,大家放下怖畏恐懼,將孝親與拔苦的慈悲心念,化成具體善行。虔誠的心意不變,卻減少殺生祭拜、焚燒紙錢汙染空氣,造福也修慧。

2008 年,全能減碳已成為趨勢,破除農曆七月迷思的宣導活動,結合環保意涵,推出「歡喜、感恩、吉祥月 ‧ 齋戒、善行、護大地」運動。人人以心香一炷誠心齋戒,不殺生,省下買金銀紙的錢,轉作行善與布施,多一分愛心來救地球。

德劭師父說,常常有人請示上人,燒香拜佛是一炷香好,還是三炷香好?上人回答,「滿心虔誠的雙手合十,『心香一炷』不是也很好嗎?」

證嚴上人在 2011 年開啟懺悔法門,舉辦「法譬如水潤蒼生,廣行環保弘人文」經藏演繹。2012 年 8 月 29 日到 9 月 5 日,在兩廳院藝文廣場舉辦「七月吉祥萬人祈福會」,呼籲「日食八分飽,二分助人好」,超過十萬人虔誠與會。9 月 5 日晚上,唐美雲歌仔戲團演出《光目女救母》,也演繹鑑真大和尚〈行願〉、〈問緣〉、〈圓夢〉三首曲目。

2016 年,「七月吉祥祈福會」晚間,佛教界諸山長老法師引領逾萬信眾,合十虔誠祈禱,萬眾一心,善念共振,齊聲發願,上達天聽,為台灣、全球各地祈福。

德劭師父進一步說,早期大殿每逢農曆七月,都會選擇一天舉辦祈福會,佛前供花、供果、供菜、供燈燭,當天晚課誦《彌陀經》。2010 年開始的吉祥月祈福會,大殿也開始置奉宇宙大覺者琉璃佛像。

靜思精舍舉辦七月吉祥月祈福會,晚課拜經前先播放上人開示,說明吉祥月的意義。祈福會結合精舍例行晚課,共同「禮拜八十八佛」一起大懺悔,感念諸佛菩薩的恩澤並能自省,也持誦蒙山施食儀歸,願結諸有情、無情眾生,同霑法益。 

2018年,花蓮、台中、大林、台北慈院舉辦「七月吉祥孝親祈福會」,也推動「敬天愛地聚福緣」,人人力行環保,清淨在源頭,留給子孫健康的地球,落實真正的普度;今年證嚴上人呼籲的是,「感恩尊重生命愛」。

佛教觀念中,七月是佛陀的歡喜、吉祥、孝親月。證嚴上人開示:「佛教徒好做,但是行菩薩道不容易!期待人人『和敬無諍共福緣』,世間需要多結善緣,人人開口皆造功德,發揮善的功能,共集福德,上人也期待共同回顧『莫忘那一年』。921 滿 20 周年,莫拉克風災滿 10 年,人人居安思危,莫忘初衷,時時發好心、立好願,身體力行為天下平安努力。」

七月吉祥月,靜思精舍《地藏經》共修,透過科技視訊連線,廣邀大家共同精進,一起讀經、知經、行經,力行善,持齋戒。「日日戒慎虔誠,時時照顧好自己的心,以虔誠心面對人事物,就會招來吉祥。」

 

(法師 志工早會開示)

20190802

記錄:吳碧華
整理:慈泠

◎更多內容,歡迎您點入→大愛閱讀專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