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加一滴 如法修行
證嚴法師行腳,與各地弟子溫馨座談。上人不斷強調「莫忘那一年、莫忘那一念、莫忘那一人」,叮嚀弟子要守住那一念,殷勤精進,分分秒秒為時代作見證,為人間寫歷史。上人還期待所有慈濟人「一點加一滴」,點點滴滴會合起來就更有力量。
靜思精舍德晴師父在志工早會解釋,「一點加一滴」就像澆花、澆水或是下雨的時候,水滴落下來,一滴一滴匯聚成一點,落在葉面凹點,集合成一點,旁邊又有水珠落下,抖一抖又落入一點水裡面。
53 年前,慈濟也是從一點加一滴開始。弟子跟著上人從慈善、醫療、教育到人文,有了四大志業八大法印,這是證嚴上人帶著全球慈濟人「一點加一滴」的成績。
上人曾告訴弟子,「道理聽起來好像很深,只要了解其中一句,並且付諸行動,做到了,我們安心,一點一滴的煩惱都要全部除盡,一點一滴的法,撿進來都不要漏掉,如法修行。」
證嚴上人在〈法師功德品〉講經當中提到,「如是所有法度人,皆由宇宙大覺尊,歷劫往返不離群,淨六根力,得如是相。」 有的人眼睛一看,就起了貪,看到喜歡又很好吃的,就會起貪念,一直想占為己有。耳朵聽到冤親債主,就起瞋怒心,不合我心,就產生反駁心態,想要辯駁到底。這些都是我們要修行的路,要一一戒除貪瞋癡慢疑。
上人教導靜思弟子,「我們的道場,人人意根要清淨,想要意根清淨,人跟人就要互相包容。我們要成就人修行的機會,佛法的種子要放在心田裡,就是希望對方的八識田中,來生會得到這顆種子的果,也是有緣啊!」
德晴師父心有所感,「我們能認識慈濟,能皈依上人,能夠受證,是多少人的成就;雖然有時出現逆增上緣,只要清淨意根,走入慈濟菩薩道這條路,就會越來越寬廣,路上的障礙就會越來越少。這是上人成就我們,也需要我們去成就別人,人人都能有修行的機會。」
什麼是施,什麼是捨。證嚴上人開示: 「布施是捨,善解、包容也是捨。捨出我們的心來包容一切眾生,就是心意的布施,我們願意付出,就是捨。」在日常生活中,對事、對物、對人,要善解包容,讓對方能夠接受佛法的教育,所以我們的態度要柔和善順。
我們看到上人,是不是也都像看到佛一樣?德晴師父說,慈濟人和會眾見到上人,心中就充滿法喜,看到上人就起懺悔,看到上人就發心立願要薰法、要茹素,這是因為上人清淨的心,能夠接引眾生,弟子們也要起而效法,跟隨上人承擔度化眾生的責任與使命。從認識上人到走入慈濟,有人希望做一個快樂的志工、沒有責任,人家叫我做事,我高興就來承擔,我不想做,我很累,我想去旅行,就找理由推託?
「我們在精舍的常住生活,也是這樣。你想每天輕輕鬆鬆的做,還是擔起上人賦予的責任,把擔子擔起來,跟著上人度化眾生,讓所有人都能認識慈濟,而發起那分的慈悲利他的精神?」
上人行腳期間曾提及,一位美國教授和他談話時說到,每一個人腦部都有一個「慈悲利他」的區塊。為什麼有人明顯,有的卻看不出來?這是因為外界無明、雜訊太多,把這區塊覆蓋住了。所以,應該去除無明,把「慈悲利他」啟發出來。
「修行之道,先有起點,目標需正,方向不偏,佛慈開示,縝思知見,佛心在己,向內自尋」。
證嚴上人的殷殷教誨,用故事,用譬喻,也用人品典範來啟發,這是何等珍貴;靜思弟子能不能起而效法,追隨上人腳步,讓自己再更加精進呢?
( 德晴法師 志工早會開示 )
20190701
記錄:魏玉縣
整理:慈泠
◎更多內容,歡迎您點入→大愛閱讀專頁閱讀。
- 喜歡5
- 難過0
- 懂了26
- 感動175
- 感恩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