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是亞洲最大的服裝批發地,也是全球最大的成衣供應國家,在「快時尚」潮流下,衣服汰換速度快,賣不出去的剩貨更是難以計算,生產與銷售過剩,很多新衣服還沒穿就變成垃圾,衣服也成了環境汙染源。

榮獲卓越新聞獎肯定的大愛新聞「衣之旅」 專題,曾深入探討買一件衣服,背後要付出的成本與代價;福建廈門劉素珠師姊,回台參加慈濟海外四合一營隊時,除了分享衣服生產過剩帶來的負擔,也提到帶動新衣回收的點滴心情。

為什麼願意承擔?「因為在垃圾堆裡面,看到的全是新衣服,因為不捨就展開一場新衣回收的旅程。」

靜思精舍德佩師父在志工早會上讚歎,「福建泉州有很多製衣廠,庫存多到賣不出去的衣服,都被當垃圾處理,志工疼惜物命,所以啟動回收,將新衣服整理歸類,再根據各界需求,它送給需要的人。

很多廠商、名牌服裝店結束營業,就通知慈濟回收新衣,志工用三輪車,一車一車載回環保站;這裡面有制服工廠庫存的三千多件校服,還有服飾店價值 30 萬元的斷碼衣服,但是,回收量變多了,志工就起煩惱心。」

德佩師父強調,新衣款式非常多,大家在繁瑣分類過程中學習耐性;有些衣服在倉庫放久有了霉味,還要趁有大太陽的天氣,將衣服一件件拿出去曬。

整批白色運動服,放久也出現明顯黃斑,上千件衣服處理起來非常費工,志工花了 5 天時間,用漂白水一件件洗,再整燙得整整齊齊。

「這些新衣,就像剛出生的嬰兒,還沒發揮良能,就被當成垃圾丟掉或秤斤便宜賣掉。」劉素珠心裡不捨,先為衣服建立檔案再送給慈善單位,摸索出方法後帶動團隊一起作,逐漸發展出一套環保與慈善結合的新模式。

「第一站是廈門杏美小學。雖然廈門經濟很繁榮,還是有很多清寒學子,志工準備合適的衣物,另外也送上書包、文具,對經濟不寬裕的家庭,給了很大幫助,而且慈濟人恭敬虔誠的態度,更讓他們感受到,慈濟人的真誠與愛。

新衣服整理後也送到泉州孤兒院,比照上人早期送給照顧戶的物資,都是量身打造,完全照他們尺寸,照他們的年齡來準備。新衣送的對象非常廣,還包括了照顧戶、助學生、精神病院。精神病院有很多重症病患,對衣服的破壞力很強,志工送來的衣服,給了院方很大幫助。醫院對衣服的要求是:不能有鈕扣,不能純白,而且要穿脫方便。病患穿上慈濟送來的衣服,就像制服一樣,整齊又莊嚴。」

新衣整理工作固定在廈門西柯共修處和泉州華山環保站進行,面對龐大的人力,需要志工共同成就。

「一位慈濟關懷十年的自閉症患者,被接引進來一起整理新衣後,在愛的氛圍中打開了心門,現在也投入做環保;還有一位冬令發放的個案,臉部長了大腫瘤,在社會上被人排斥,我們邀他來參與,他也做的很高興,大家宛如一家人。也有志工覺得整理衣物,就像整理心情,越整理心情越好,越做越高興,煩惱也化解了。」

證嚴上人曾說,「修行要從六根入」。德佩師父進一步解釋,「手在做,意念也在思維,而且眼耳鼻舌身意同時融入,這就是法,就是功德。」

新衣之旅啟動,已經送到了福建、湖南、青海、四川,共捐出 1 萬 3846 件,2 千多人受益,期間投入 1205 名志工。德佩師父感恩地說:「一開始大家都擔心,新衣不知道要往哪裡送,現在已經有訂單了;因為有很多地方需要這些新衣,經過我們整理出適合的,他們也不用再買衣服了。」

新衣回收專案只是一個過程,最終努力的方向,是在淨化人心、環保教育,不再生產過剩、不再過度消費,人人都能響應環保清淨在源頭。

(德佩法師 志工早會開示)

20190615

記錄:黃玉櫻
整理:慈泠

◎更多內容,歡迎您點入→大愛閱讀專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