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力創造奇蹟 信仰產生勇氣
印尼是世界上最多穆斯林人口的國家,全國近 9 成的人民,約兩億人信奉伊斯蘭教,每年為期 30 天的齋戒月,是伊斯蘭教的習俗,會預先囤積糧食,隨著物價上漲,貧民生活更加艱難。慈濟跨越宗教種族,在齋戒月的時候,都會發放開齋節禮包,也會跟穆斯林共享開齋晚餐。
葉桂蘭在志工早會分享時說,印尼慈濟人最近回到靜思精舍進行董事會報告,也讓她想起了慈濟與印尼的因緣。1998 年印尼發生排華事件,當時印尼華僑、華裔急著離開,機位難求又沒有地方去,只能在機場苦苦等待,只求一張機票趕快離開印尼。
印尼金光集團創辦人黃奕聰,在排華衝突發生前幾天,和兒子黃榮年在賈文玉的安排下,前往花蓮拜會證嚴上人。印尼的華人人口只占 3%,卻掌握印尼 7 成的經濟資源,證嚴上人說,這不是種族衝突,也不是種族排斥,是貧富懸殊。慈濟人應該用愛的付出,才能消弭仇恨,撫平傷痕。
當地因為一連串暴動,物價越來越高,對生活貧困的民眾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1998 年 12 月到隔年 1 月,印尼實業家慈濟人展開三次大型發放,捐助大米、食用油等民生物資給雅加達三軍、警察單位和貧民。1999 年 3 月,再跟當地單位合作,在當格朗縣舉行大型義診,幫助 9千 359 位民眾。
軍人跟警察為什麼也是慈濟發放生活物資的對象?證嚴上人說:「要助人的人,一定要先讓他們安心。」
上人教導慈濟人要將心比心、感同身受。一次一次愛的付出,慈濟在印尼發揮了安定人心的力量,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具足。事隔 20 年後,印尼慈濟分會跟印尼伊斯蘭教士聯合會,簽署教育、環保、慈善合作備忘錄,宗教共榮,一起展開合作項目。該會總主席賽義德博士也說:「雖然不同宗教,我們是一家人,只是住在不同的房子而已!」
證嚴上人在《人間菩提》中讚歎印尼慈濟人:「青出於藍為典範,富中之富互和協,興邦定國布善種,守志不動護宗門。印尼幾乎是五大合一,做到了淨化人心,祥和社會,讓整個國家興旺起來,這叫做興邦定國,對社會幫助很大。」
葉桂蘭也說,她在印尼慈濟人身上看到了尊師重道、用心求法。去年一整年推動和學習《無量義經》,今年 1 月 13 日歲末祝福進行經藏演繹,當天有 860 名志工參與,有華人、有印尼人,語言、文化雖然不同,精進的心卻是一樣。
「籌備團隊連續兩個星期,每一天早上 7 點到 10 點凝聚共識,規畫要怎麼推動,筆記本寫滿標示和重點。因為語言不同,又為了讓大家清楚經藏的用意,翻譯團隊利用一天時間,為 1300 支影片上字幕,更了解經藏肢體的演繹,也把這部經典放在心上。
籌備團隊用信、願、行三個字來形容《無量義經》,因為信己無私、信人有愛,慈濟人籌備了種子老師的團隊,一一進入各社區,帶動更多人參與經藏演繹。在呈現〈德行品〉時,大家想到傅鄒麗英、劉素美等幾位師姊,『是毅力創造奇蹟,是信仰產生勇氣』,她們的繡花鞋一步一腳印踏出慈善志業。」
證嚴上人時隔近兩個月,於 5 月 22 日繼續為弟子講述法華經:「一日如三秋,哪堪等閒過,稍一縱即逝,一大遺憾事。我自己今天來試試,在這個地方坐得穩嗎?在這個地方,還可以看得見自己嗎?還可以聽自己說話聲音會出來嗎?雖然大家要聽我的聲音,還是要多用心聽。」
最近上人一直在說「堪忍」。「一定要堪得忍,度過我的因緣。到底我的因緣有多長,要把握時間,堪忍,不要休息。感恩啟動的那一念心,不啟動就沒有今天。啟動之後需要人、需要力,事情的過程中若不忍耐,很多的人我是非,假如聽到這個、聽到那個,彼此之間不能相容,光是聽,就被雜草包過去了,這一株菩提種子,肯定是無法成長。」
證嚴上人殷殷叮嚀,是菩薩必具行六度,要時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才能夠有智慧。
20190526
記錄:魏玉縣
整理:慈泠
◎更多內容,歡迎您點入→大愛閱讀專頁閱讀。
- 喜歡1
- 難過0
- 懂了10
- 感動156
- 感恩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