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 72 歲阿嬤罹患B細胞的淋巴癌第四期,不過目前的醫療水準對這種癌症的治療效果很好,而且阿嬤精神體力都很不錯,因此大林慈院血液腫瘤科團隊很建議阿嬤要積極治療,沒想到的是:阿嬤不想治療……。

這該怎麼辦呢?血液腫瘤科主任洪崇霖分享這段峰迴路轉的治療經過。

起初,「我們覺得可能是阿嬤不太了解治療過程跟疾病的狀況,所以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跟她解說,讓她知道做化療的過程、標靶藥物的作用跟效果。」醫療團隊用心解說後,阿嬤依然治療意願不高。

阿嬤跟她子女感情很好,子女也都很鼓勵她接受治療。這就讓洪崇霖主任更不解了:「通常有家人支持,病人會願意接受治療。但對這位阿嬤卻是反效果,我們越講,阿嬤就越不願意做,最後甚至有點情緒反應,鬧著要出院,事情就僵著,也不知道怎麼繼續走下去。」

從某一天開始,事情出現轉折。隔壁床來了另一位病人,是位 78 歲的病友,同樣也是淋巴癌,她是來做第四次化療,精神、狀況和食欲都不錯,住院化療三天後出院,原本不願治療的阿嬤竟然跟醫師說:「我願意做治療。」

這麼突然的一百八十度轉變,讓醫療團隊既高興又疑惑!「一方面很開心,病人終於願意接受治療;另一方面也很詫異,為什麼她的想法,有這麼大的轉變?」洪主任的心情也很復雜:「我們醫療團隊講了這麼多,花了這麼多精神;她的子女這麼關心,努力的說服,都沒效果。反而是隔壁素未謀面的病友,聊個兩三天後,阿嬤的想法就完全不一樣。」

從旁了解後發現,原來這個隔壁床的病友,因為已經做了四次治療,她跟阿嬤分享她做化療的過程、遇到的副作用,以及做完化療後,精神體力都變得比較好。或許是阿嬤聽完病友的分享後,想法就改變了。

後來,阿嬤接受幾次化療後,疾病控制很穩定,現在在門診追蹤,真是圓滿的結局。

洪崇霖主任事後回想:「或許我們在溝通上,少做了些事。醫療團隊與子女,都希望阿嬤可以儘快展開治療,或許是因為太過於急切地說服,反而忽略了聆聽思考,去理解她對這個治療過程的擔憂、她的想法是什麼。」

反而是隔壁病友的親身經驗分享,安住了阿嬤的心。洪主任自我解嘲地說:「或許對阿嬤來說,我們好像一群很熱切的推銷員,很急的想要讓她接受我們的建議,所以我們不管怎麼說,她都會覺得,你們可能避重就輕,一定沒把嚴重的講出來,所以她不太願意相信。」

這個個案讓洪主任反思溝通的重要性與過程中多元角色的關鍵功能:「除了專業知識之外,溝通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藝術,需要琢磨、練習。溝通要達到好的結果,需要不同的人、不同的角色,在適當的時間出現,才能得到好的結果。」

20230824志工早會
撰文:崔菊芬
記錄:賴秀緞
photo credit by Gettyl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