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事物都是不斷變化的,因此遇到好事,當思是因緣和合的成就,要心懷感恩與珍惜;遇到不好的事,既是無常,那麼壞的情況終究會過去,甚至來日回首時,當時的逆境反成為逆增上緣。花蓮慈濟醫學中心副院長羅慶徽也分享他的「觀病毒無常」,以下內容摘自羅慶徽副院長在志工早會分享。

新冠病毒是單鏈的 RNA 病毒,它非常無常,會不斷複製,累積很多的小錯;小錯之後,就會造成突變。從原來的 COVID-19,到 Alpha、Beta、Gamma,再到 Delta,以及現在讓我們傷腦筋的 Omicron,每次都不一樣,都在變化。

病毒進化之後會產生三種結果:第一,傳播力會改變;第二,致死率會改變,但不一定是變強或是變弱;第三,會改變宿主防護它的能力。

我有一些美國朋友說,「這是結束的開始。」台灣也有一些人說,這支病毒應該會感冒化或流感化。不過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我們都不知道。就算會,但是經歷的過程應該會很辛苦,因為台灣過去沒有真正流行過,所以受到的衝擊會有多大,其實並不知道。但是,另外有一派學者則說,這一定不是最後一支病毒。

我很喜歡引用《孫子兵法》裡的一句話,「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也。」就是要自己的免疫力顧好,所以我提出一個「免疫力七覺支」。

一、要有「好睡眠」。
二、要有「好的疾病管理」。建議大家,有病還是要看病,因為醫院會很小心做好感控,如果病情穩定,就拿三個月的慢性處方簽。另外,既然這支病毒的症狀像流感,就準備一些常備用藥,可以減少自己曝露在危險的機會。
三、做好「營養管理」。除了證嚴上人呼籲的茹素,還要補充維他命 D。如果不能曬太陽,可以吃曬過太陽的香菇,再不然,就要去買維他命 D 吃。
四、要「運動」。運動可以減輕壓力,增加抵抗力。
五、要「動腦」。千萬不要一直盯著媒體看,會越看越難過,最後會非常焦慮,而是要去讀讀書,讓自己的心定下來。
六、要「與人互動」。有很多長輩、很多弱勢族群需要我們關心。
七、要有「正確的念頭」。要樂觀,有正信、正念,對一些知識要非常清楚。

病毒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它會生、住、異、滅,總是會消失。我們應該有機會跟它共存,而且要相信,台灣有這麼好的醫療系統,有這麼好的人民,有這麼多慈悲的宗教家,我們一定會挺過這一關。

2022/05/10
口述:花蓮慈濟醫學中心副院長 羅慶徽
記錄:魏玉縣
photo credit by Gettyl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