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病人平日不但要特別注意飲食,生活上也常因為身體某些變化而感到焦慮。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龔彥綸醫師,很能體會病患這種心情,他在志工早會分享:「只要多吃一顆蛋,或者多喝一口火鍋湯,下一次 (檢查) 數字就會爆掉。病人通常三個月回診一次,拿慢性處方箋,在沒看診的時候,一有不舒服,就開始擔心會不會怎麼樣?」

龔彥綸醫師分享一位 68 歲女性病患的就診經過,她的腎絲球過濾率只有 7 分,這個數字代表什麼呢?「目前慢性腎臟病的分類,是以『腎絲球過濾率』來代表腎臟功能,分成五期。正常人要大於 90 ,90 - 60 是第二期,60 - 30 是第三期,30 - 15 是第四期,小於 15 就是末期腎臟病,要考慮洗腎或腎臟移植等等。」

這位女性病患平常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病史。2020 年來慈院新陳代謝科就診,發現她的腎臟功能只剩 7 分,醫生趕快轉診到腎臟內科評估洗腎,她非常震驚,也不太能接受,拖了九個月才到龔醫師門診,希望可以藉由中醫調理延緩洗腎。

看到這些數據,龔彥綸醫師覺得壓力好大!「以經驗來說,腎臟功能到了這個地步,要逆轉,大概不太可能。」所以龔醫師清楚的解釋:「阿姨,妳現在已經在末期了,需要洗腎的時候,就一定要去洗腎,不能再拖。」病患也終於接受了事實。

中醫可以做些什麼呢?主要就是改善她的生活品質。「阿姨因為腎臟功能不好,所以好幾個月來,一直有疲勞倦怠的感覺,她說,有時候車停在醫院對面,光從停車場走過來,走一半就要停下來休息,因為會很喘。」

龔醫師除了請她一定要按時服用西醫開的藥,每周也要來中醫門診用艾草、艾灸及針灸,再配合服用科學中藥,終於改善她的生活品質。阿姨再來龔醫師的門診,說自己體力變好了,可以從停車場一次就走到醫院。

一個月後,已經可以做點運動,現在每天可以走五千到八千步,明顯感覺到生活品質有提升。「從她腎臟功能指數來看,如同預期,腎臟功能沒有辦法恢復,目前大多維持在六到八分,算是平穩狀況。」

龔醫師特別提到一點,用中藥治腎臟病,最擔心的就是鉀離子過高,因為鉀離子是要靠腎臟代謝,萬一鉀離子過高,會影響心臟功能,還好這位阿姨的鉀離子一直維持在穩定區間內。

龔彥綸醫師對證嚴上人講的一句話很有感受:「以慈眼觀照,以柔和心膚慰,以剛韌力守護,讓人人平安幸福。」所以身為醫師,他每件事情都要很用心去專研,持續的精進,才能讓病人得到最好的照顧。 

20211230
記錄:李如玉
撰文:邱蘭嵐
美術:林秋玫
photo credit by Gettylmages

繼續收到好文通知,邀您加入
  大愛行LINE社群  

👉 line.me/ti/g2/w99Ve-qmsUJP9qWUnUc3Hg?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