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慈院副院長賴俊良有一個罹患肺癌三年多的病人,之前經過治療都還維持得很好,但兩年前她突然沒再回診,賴醫師奇怪,她標靶治療得正好,如果不繼續吃,腫瘤再大起來就不行了,所以請門診護理師打電話給她,她說,沒關係,她覺得活得很夠了!

不對啊,怎麼這麼講,她是有什麼問題嗎?所以賴副院長一直請門診護理師叮嚀她要來要來,但就是不見人影,再打電話關心,對方後來索性不接了。這時恰巧疫情來了,就這樣,這位太太一整年都沒出現。

直到去年九月,病人突然現身,賴醫師一看,完了,腫瘤本來控制很好,現在又大起來了!好說歹說,「妳就再吃看看嘛,副作用其實還好。」才來兩個月,又沒來了。

今年九月,再度看到她時已經一塌糊塗!「這時就抓緊機會,趕緊讓她住院,因為她已經不舒服了。」原先賴俊良醫師要找她、找她家人,不知道為什麼,只知道人住彰化,但完全聯絡不到,這次住院兒子陪同前來,才留下家屬的電話。

賴副院長診斷出她有抗藥性,所以這次換了另一種標靶藥,病人心理壓力才放鬆,這才講起,原來她年紀輕輕就守寡,要照顧兩個孩子和婆婆。現在孩子都在外地,她一個人守著婆婆有很大壓力,如果她真的病倒了,婆婆沒人顧。所以就在這樣的壓力下,她索性不治療。

這個無奈的病婦後來因為醫師找到了第三代藥物,所以病情再度被控制下來,有了比較好的結局,「可是我想,有時候我會醫這個病人,但我不知道她的背後。其實永遠醫不了她!」

行醫多年,醫師還真的從不同病人身上看到好多自己不知道,或者無能為力的事。

還有一個八十多歲老先生,那天在賴醫師門診外面吵著要加掛,原來他看錯日期,提早一天來門診,「要加掛可以,但你會排很後面,不能吵。」「好。」老先生說好,醫師也同意加掛了,但看診看到一半,賴醫師聽到護理師在門口好像又跟誰吵起來,「就是他啦,一直吵著要加掛,現在又吵著說拿藥就好,他要趕交通車。」怎麼辦,賴俊良心想,八十幾歲,在鄉下地方,有時老人家是有他的習慣,你硬跟他抝,他心就會很慌。於是抽個空檔讓他進診間,還是要看一下啦,不能讓他直接拿藥走人。

賴醫師問一下診,確定阿公沒問題就開藥給他,「我本來以為這個故事就到這裡而已,下面進來一個病人就更神奇了..」賴俊良形容這個病人全副武裝,當時疫情已經緩和下來,每個人都很輕鬆,唯有此人還全套防護,戴帽、遮臉、穿雨衣、戴手套,背包用垃圾袋包著,一進診間就問:「這個位子剛才有人坐嗎?」「沒有。」剛才那位阿公駝背,所以沒坐下來,這位先生放心的坐下,「幸好剛才那位沒有坐。」「為什麼?」「他剛才在外面尿了整張椅子都是!」天哪,原來是這樣,難怪老先生一直吵著要趕快拿藥回家,其實是有他的理由。

賴副院長和門診護理師這時被上了一課!一般他們都認為民眾就是會吵,根本不曾體會到老人家的辛苦。很小的故事,卻是大大的學習,賴副院長真的很慚愧,他誤解老人家了。這是一席很有趣卻十分真誠的分享。

20211102
撰文:福意
記錄:魏玉縣
美術:黃淑貞

繼續收到好文通知,邀您加入
  大愛行LINE社群  

👉 line.me/ti/g2/w99Ve-qmsUJP9qWUnUc3Hg?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