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五月中旬疫情爆發之際,每天確診病患都是好幾百人,大家都很擔心。大林慈院當時也接收了很多北部醫療不堪負荷而轉來的病人,心血管外科主任張兼華後來回想才發現,其實院方超前佈署很久了。

去年,大林慈院已經在蓋負壓病房,一度疫情趨緩,但工程沒那麼快,就繼續進行著,「我經過負壓手術室時,就會笑說:蓋這個要幹嘛,養蚊子嗎?結果沒想到疫情真的爆發,反而很多人問:你們醫院怎麼會有?」現在想想,張兼華覺得當時自己目光短淺,十分慚愧。

前幾個月,張主任在隔離病房也遇到自己的老病人被確診,那時候看到她,一方面很擔心,擔心她身體狀況不是很好,擔心她撐不過去,但另一方面也很安慰,「還好有我在,至少我認識她,她也會覺得比較放心。」

阿嬤當時心情不太好,張醫師就每天打電話給阿公,報告阿嬤在醫院的情況。過沒幾天,阿公也確診了,也住進來了,兩個老人家住同一間病房,也一度相繼轉入加護病房觀察,好在後來情況慢慢穩定,「剛好她兒子也是我病人,所以我那時候每天打電話跟她兒子報告兩個老人家的情況。」

後來兩老順利出院,兒子在回張醫師的門診時,張兼華都會問他爸媽現在怎樣,兒子說都還可以,只是擔心老爸,講話還會喘。因為老人家染病,原本開的早餐店就先關起來了,鄰居看到他們就像看到瘟疫一樣,閃得遠遠的,一家人心裡都很難過。

終於,兩個老人家前幾天回診了,張主任看他們恢復得很好!「本來擔心阿公會喘,結果那天門診,劈哩啪啦劈哩啪啦講了好久,看了就放心了。」張醫師拉著阿公阿嬤的手,三個人,回想起那段住隔離病房的日子,恍如隔世,講一講,眼淚都快掉下來了。「我覺得,能夠讓我們度過這一切的是對彼此的愛與關懷,我們真正要面對的敵人是病毒,而不是我們染病的家人或周遭的朋友。」

20211021 
撰文:福意
記錄:李如玉
美術:張家欽
攝影:陳丁光

繼續收到好文通知,邀您加入
  大愛行LINE社群  

👉 line.me/ti/g2/w99Ve-qmsUJP9qWUnUc3Hg?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