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因緣 三年後愛苗發芽開花
三年前,台中慈院復健科來了個貿易公司老闆,他因為突然中風,輾轉看了幾間醫院,從他原本住的嘉義回到老家烏日,那天偶爾來台中潭子看個門診,想拿藥,但因為還在急性期,復健科醫師奇怪,明明才五十歲,癱在輪椅上,為什麼不把握黃金期積極復健呢?所以鼓勵他住院,趕快接受密集復健吧。
這位老闆住在復健病房三個月,復健師都要看他的臭臉,忍受他的壞情緒,「他永遠很臭的臉都不理我們,跟他講什麼就是不開心。」其實醫師也給他一些情緒控制的藥物,大家還能怎麼照顧他呢?復健中心股長陳義豪說,一天做復健才三小時,其他時間他都在病房,「他很兇,但大家都很有耐心而且貼心,還是無微不至的關懷。」
一開始,病人雖然可以走,但舉步維艱,三個月後出院了,他居然可以在烏日家的河堤上跑步,牽著太太的手,過著幸福的在家生活。
「其實復健是一條非常漫長而且艱辛的路,不像開個刀吃個藥馬上就好,它需要很長時間。而且剛病發,通常都是晴天霹靂。中風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接下來長期面對功能障礙,勢必心情低落,其實我們很了解。」將心比心,復健師和護理人員都知道病人需要的不只是專業治療與協助,更需要有溫度、有耐心的陪伴,這條路真的不好走。
在疫情期間,大部分復健科人員都支援篩檢防疫,在大太陽底下穿著防護衣。某天,陳義豪忽然接到一個有點熟悉卻又陌生的訊息,竟然是三年前那位老闆的家人,「您哪時有空?我看你們醫院現在很辛苦,大家在外面揮汗如雨做篩檢…」原來他們買了五六十份點心,還有冰冰涼涼的綠茶,從烏日特地載來潭子,路途滿遠的!
「三年前的因緣突然在疫情期間,辛苦的情況下,臭臉老闆做出這麼溫暖的動作鼓勵我們,當下非常感動。」這三年間,陳義豪並沒有和臭臭臉老闆有其他聯絡,他也沒回門診復健,可能偶爾來拿個藥而已,但這樣愛與善的種子竟然持續留在他心中,還發了芽,開了花,怎不令人驚喜又感動。
20211006
撰文:福意
記錄:吳碧華
美術:蔡麗瑜
- 喜歡5
- 難過0
- 懂了1
- 感動99
- 感恩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