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台中慈院教學部主任,曾啟育比較有機會接觸到年輕人,包括住院醫師、實習醫師以及慈大學生等,他說推素其實成績並沒有想像那麼差,來實習的學生和住院醫師素食的越來越多,「看一件小事就知道,因為中午他們叫Uber,比例少非常多。」為什麼?因為醫院餐廳的菜變好吃了!

確實,院方好幾次和主廚討論,大家都很用心的把菜色變多元,在曾啟育口中,一下子麵包、一下子簡餐、一下沙拉、一下涼麵,變化多多,大家很滿意,常常供不應求,晚一點去就沒了。

「年輕人勸素用傳統師兄姊的方法沒什麼用,你不能跟他講什麼共業、消業障、殺生,我覺得年輕人聽不進去,不但聽不進去,講久了覺得刺耳,覺得師兄姊很討厭,一天到晚講什麼業障,所以我覺得年輕人要怎麼勸素呢?最簡單的就是菜要好吃。」

大家都因為生活水準提高,飲食在美味之外要求精緻、好看,還要營養健康,「所以勸素最簡單的就是,把素的做得比葷的還好吃。」好吃是第一個,第二個當然是大家都知道素食比較不會讓膽固醇太高或容易有心血管疾病,而且近幾年農耕上也要求有機無毒,比起屠體來說,比較看得到蔬果是否新鮮。曾啟育常跟年輕人這麼講:「素食其實很好吃,我帶你吃吃看,吃素可以變年輕、變健康、變漂亮。」

當然,所謂素食要做得比葷食好吃,對學佛法的人來說是個方便法,好吃是一種口感,是味覺上的,但若心靜而清涼,就不會有無窮的口慾了。長一輩的師姑師伯也對曾啟育說過同樣的話:來醫院就是修行,吃個飯有那麼重要嗎?「其實對志工來說可能不重要,但對學生對員工來說重要,為什麼?因為為了實習,為了工作來醫院,沒有人為了修行,總要吃得好、吃得飽、吃得快樂。」曾啟育老實說。

年輕人還會問曾醫師素食營養方面的問題,或者說,與家人同學吃飯不方便等,「沒關係,反正你來慈濟醫院上班、實習,一天先吃兩頓,早餐吃素中午吃素,晚餐在外就儘量素,如果跟別人吃就隨緣。」這樣,接受的人就會變多,阻礙變小,這是有次第、有方法的,慢慢進化。「所以我覺得勸素要有點善巧方便,特別是對年輕人,不能操之過急。如果素食吃得很痛苦的話,那就只能勸一、兩頓,勸不了長遠。」

曾醫師最近對煮菜很有興趣,他突然感覺蔬食煮得好吃,讓人愛吃,就是一種功德,自己每天也煮得很快樂。德倍師父很同意:要同事度!「佛陀不能度的人,阿難可以度,所以用心就能夠廣結善緣。」 

20210823
撰文:福意
記錄:曾千瑜
美術:林仁傑

繼續收到好文通知,邀您加入
  大愛行LINE社群  

👉  line.me/ti/g2/w99Ve-qmsUJP9qWUnUc3Hg?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