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坐鎮 旅館住得安全安心
位在新北市的台北慈濟醫院接連幾周除了忙醫院本身的防疫工作,加開專責病房外,還忙著戶外篩檢以及打疫苗,更在五月底接下防疫旅館任務,「這個防疫旅館叫加強版(升級版),以往國外回來需要居家隔離,當然大部份是沒有得到新冠病毒的人,住進防疫旅館,可是新北及台北疫情嚴重,北慈承接了一個加強版,裡面收住的全都是確診,PCR陽性的人,可能是輕症或症狀不明顯。」
這次行動連院長、副院長都出動,包括護理、行政、資訊人員兢兢業業的去飯店支援。鄭敬楓副院長說,這間飯店很大,有兩百個不同房型的房間,預估可收住 240 到 250 人,在這之前,其實院長副院長就已經帶同仁去看了好幾次,「所有房間的電話要包起來,床要包防水布,要不然確診的人離開後很難做清潔消毒工作。」飯店本身房務人員也留了下來,和慈院同仁一起做後勤。
「都是確診病人,動線就非常重要,如何把工作人員和確診的人做很好的區隔,讓大家安心上下班。護理部主任、感控醫師、徐副院長是防疫旅館指揮官,還有飯店經理,把所有動線親自走一遍:餐怎麼送,骯髒的毛巾怎麼送洗,垃圾走哪個通道,全都要區分清楚。」
5 月 31 日正式入住,這時地毯都舖好防水布,每個房間都備好酒精,醫護人員做最後口罩清點,鄭副院長形容,氣氛相當緊繃!他和警察小隊長一起把不必要的樓梯門封住,再將地下一樓停車場清空,做為病人入住的通道,可以直接到自己的樓層和房間,減少不必要汚染。
院方甚至想到,萬一住進來的人沒症狀,但血氧濃度太低,氧氣不夠時要怎樣緊急後送醫院?
等一切就緒,這天早上下著雨,救護車一輛輛的將確診病人陸續載來,「大家當然全副武裝,因為要接觸病人,量他們的血氧濃度、體溫,問他們有沒有不舒服,還好都安全入住。」第一天就收治了 119 人,到第四天已經住滿 250 人。
防疫旅館必須 24 小時輪班,第一晚由鄭副院長和外科部主任以及護理部督導接第一棒,穿的是「五寶」,輪值 12 小時,鄭敬楓說,在下雨天裡尤其悶熱。晚上九點,他跟院長打了個招呼,主秘看到他全身濕的,還以為鄭醫師跑去哪了。這時不管自己是兒科或其他科的醫師,都不分彼此,「上人講,天降大任少不了你我他,對醫師來講是內兒外科,像我帶的就是外科團隊,因
為內科都在醫院加護病房、專責病房,兒科耳鼻喉科做篩檢,這是我們目前的使命。」
「大家可以看到我們把旅館大廳變成護理工作站,每個病人都要打電話問他們氧氣濃度、心跳等,因為他們手上都戴著血氧機,所以住進 250 人就至少要打 250 通到 500 通電話,非常忙。」
萬一有問題,醫師馬上視訊問診,甚至開藥,從醫院把藥送來,「我們把它做到醫院等級。晚上也沒閒著,我們是八八班,早上八點到晚上八點,晚上八點到早上八點。」
這裡有個小插曲,「一個阿伯血氧機怎樣都不會看,他說他心跳 96,血氧只有 56,我想這下完了,原來血氧機拿相反了,他其實心跳 96,血氧 95!」阿伯太有趣也太好笑了吧。
午夜十二點,大廳裡的人還在忙,因為有些人不舒服,還是得隨時問一下狀況。
這些天下來,鄭敬楓醫師看到很多是來自一個家庭,家人一起被感染了;還有一個媽咪揹著一歲兩個月的寶寶,小哥哥幫忙提兩袋尿布,鄭醫師說,其實這家三口只有九歲的哥哥確診,媽媽是要照顧他,但妹妹沒人帶,所以三個人一起住進來,讓人很不忍。
大家原本擔心飯店對面的鄰居會抗議,可是竟然看見對門二樓的窗口貼上好大一張「辛苦了」,過了兩天,三樓的鄰居也貼了一個「辛苦了」,還有一位楊小姐送來 60 杯珍奶,好窩心!鄭副院長很高興,在四天後,第一位檢疫者解疫回家!
除了台北慈院,現在還有土城長庚醫院也有意願承接防疫旅館,衛生局把台北慈院當範例,請他們來參觀,「醫院Hospital,Hotel是旅館,我在想,我們把它經營成很像醫院又像旅館,應該叫『防疫醫館』,希望所有住進去的檢疫者都能平安順利回家。」
註:
1. 防疫旅館正式名稱「升級版防疫專責旅館」。
2. 五寶裝備包括口罩加外科口罩、護目鏡、頭套、手套、隔離衣!
20210605
撰文:張麗雲
記錄:陳香如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 喜歡12
- 難過1
- 懂了2
- 感動315
- 感恩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