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個令人萬般不捨的一天,兩位慈濟家庭的長者去世,一早是精舍德慈法師,下午則是 1989 年接下慈濟護專首任校長的楊思標!花蓮慈院副院長陳培榕在志工早會上追念這兩位典範人物。

曾經獲得花蓮醫療奉獻獎的陳副院長,是耳鼻喉科專科醫師,早年念台大醫學系時擔任台大醫訊社社長,就有個機緣認識楊教授:「那時候剛好醫師專勤制度在建立,我們醫訊社訪問楊教授,談到了台大醫院的專勤制度,因為以前很多醫生白天在醫院上班,晚上回去自己開設的診所看門診。因為楊教授建立專勤制度後,很多醫生就把門診收掉了。」

圖:楊思標教授(右2)分享花蓮慈院建院初時,其協助慈院與台大建教合作的過往,陳培榕(濟榕,右1) 。

這是陳培榕 1983 年第一次和楊P結的緣,那時還沒上過他的臨床課程。「1984 年在第七講堂,我第一次體驗到楊教授的專業知識經驗以及他的智慧,他上內科學結核病專題。」

後來陳培榕當住院醫師時,在病房帶見習醫師,楊教授的臨床教導讓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說,你看到結核病人如果掉頭髮的話,要想到什麼問題?我們都一陣錯愕,為什麼老師會突然間提到這個問題?原來很多結核病人吃一種藥物INH,很容易造成落髮。他說這不是這個病引起的,因為結核病菌不會侵入毛囊細胞,所以我那時對楊思標教授非常折服。一個小小的事情,看病之細膩可知一般,成為我後來學習的典範。」

1990 年之後,陳醫師支援花蓮慈濟醫院臨床,常拿著X光片到楊思標教學門診請教老師,「我記得老師曾協助我迅速診斷一位右側肺尖癌合併聲帶麻痺,因為我是看上呼吸道的疾病,老師看下呼吸道和肺的疾病,他看病的功力真的非常雄厚。」 

對於一手建立花蓮慈院和醫學院的三位臺大醫院大老杜詩綿、楊思標和曾文賓,陳培榕也都上過他們的課,受過他們的教誨。陳培榕細數,1986 花蓮慈院啟業後,楊教授也來看診,1989 年退休的楊教授擔任慈濟護專首任校長,曾帶著第一屆畢業生和慈師父一起,在精舍前的草皮上合影,這真是一張珍貴的相片!兩位長者笑容可掬。


圖:慈濟護專懿德母姊會與護專學生回靜思精舍尋根,楊思標校長、德慈師父、懿德媽媽與孩子們合影。

2011 年,花蓮慈院 25 周年慶,已經是資深醫師的陳培榕攙扶著老師,與其他資深醫師同台話當年。他回顧楊教授人生的最後三四十年,依舊勤奮來去花蓮教學門診,身邊圍坐著年輕的醫師們。2018 年楊院長百歲簽書會,大家為他慶生,同年獲得醫療奉獻獎,陳副院長說,實至名歸!因為他對台灣結核病防治的貢獻,讓台灣從結核流行病的紅色變綠燈。

前人的足跡仍然清晰,後輩跟緊了,穩穩踏實走。

20210528 
撰文:福意
記錄:李如玉
攝影:花蓮慈濟醫院、張進和、黃錦益

繼續收到好文通知,邀您加入
  大愛行LINE社群  

👉 line.me/ti/g2/w99Ve-qmsUJP9qWUnUc3Hg?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