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擊第一線 壓力破表怎釋放?
每次醫院急診室在遇到大量傷患過後都會檢討,一次次改進和系統化,增加流暢度,提高醫療效率。不過,花蓮慈院急診部主任陳坤詮在接獲火車出軌,即將有大量傷患到來的那一刻,感覺不是那麼真實,還希望不要太多人受傷才好。他還是立刻連絡急診休假人員趕快回院報到,然後再視狀況看需不需要全院動員。
「在院長還沒來時,我就是總指揮,我穿了兩件背心,一件紅色一件紫色,紫色是在外面的總指揮背心,等院長來了以後,馬上交接給院長。」急診室預先將中重傷以及輕傷者分別劃至不同區域,輕傷的人在藥局門口由護理師接待關懷,醫師依序看診。中重傷者則直接進入診療區,醫生馬上看。
在這之前已經有一位急診醫師隨同醫療志業林俊龍執行長前進現場架設醫療站,要當場決定後送的秩序。
當病患陸續送到,急診室所有床位很快就滿了,這時由整合醫學科接手,轉去病房,「你看行政人員也很辛苦,都在地上,因為沒什麼其他空間,他們就在地上找個空間就開始整理,做進一步支援。」
因為外傷很多,所以正常的縫合人力與流程不敷使用,就由經驗老道的醫師加入縫合行列,資淺的醫師幫忙用手機打光;不需縫合的,則請護理師做傷口處置就好。在爭取時間爭取空間下,才能很快救治一批批送到的病患。
被送來花蓮慈院就醫的太魯閣號傷者入院後都被集中在同一病房,清修士靜曦分配志工一對一膚慰,「第一天他們都說晚上睡不著,好在心理師精神科醫師一一訪談,讓他們安心。」
有一個原住民先生,靜曦師姊特別關心,「家屬有沒有被通知到?」「沒有,我單身啦!」他是跟表妹同行,表妹也受傷了,她的兩個孩子會來照顧媽媽,也同時可以陪舅舅。
「這次很可怕,我也不知道怎麼會變成這樣。」當時表哥看見表妹躺地上動彈不得,顧不得自己被撞,就用力把表妹拉起來。當時他被送來急診時,身上都是血,醫師給他全身仔細檢查,整隻腳整條腿都沒傷口,血是哪來的?可想而知同在第八節車廂的乘客有多慘了,「我心好痛!身體也好痛!」
「你表妹比你更嚴重,你應該去慰問她才對,我們來唱歌慰問她。」靜曦師姊用誘導方式,帶表哥來到表妹病房,她率先唱了兩句那魯灣,表哥這才跟唱,表妹也唱了起來,還用受傷的腳打拍子,這就是用歌聲唱出傷患內心壓得很重的鬱結情緒。
隔天,問這間病房的傷者晚上有沒有比較好睡?「有啦!舒服多了。」靜曦師姊還煮了麵線來,一碗碗給大家壓驚,都說好吃,第二天還要!「也幫你們添壽!」
這天志工早會現場,大林慈院成癮戒斷中心主任蔡宗晃也分享他在大林處理兩次重大車禍時的心得,包括阿里山森林鐵路脫軌事件,面對這種巨大的衝擊,包括醫護等工作人員在內,尤其是傷患本身或家屬,都有滿腔強烈情緒急待宣洩,他們對事件的疑問,想找出發生的原因,甚至因為沒辦法查明原因而展現憤怒不平,那麼醫療人員該怎麼做?
「首先讓當事人減少接觸災難相關的刺激,短期內避免反覆觀看相關畫面,以及暴露在聳動的聲音中。其次儘量安撫,不要過度害怕和驚嚇,也不要把過去一個很小機率的事件,在腦海裡無限放大。」第二是在承受親人因意外身故時要避免陷入自責與憂鬱中,即使很難受很痛苦,也要給自己一段時間,必要時可以用寫或用畫的把悲傷釋放出來。
最後要去面對無常,仰望天上的星空,讓我們感覺到世上有一個真諦存在,宇宙中恆常的力量正穩定而未知的運行著,蔡主任說:「沒有任何人任何事是永恆不變的。」
20210408/20210414
撰文:福意
記錄:吳碧華
美術:黃淑貞
- 喜歡1
- 難過2
- 懂了2
- 感動88
- 感恩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