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腦中風病人在急救過後都有些身體功能受損,需要較長的時間復健,才可能回復部分原先的生活功能,因此台中慈院兩年前成立急性後期照護中心,副護理長吳東芸說,他們會因病人狀況不同給予個別的評估和照護,病友之間也有病友會,彼此幫忙,交換心情和照護等技巧。

防疫期間,還透過視訊方式追蹤病人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地方,關心從不間斷,「但過程中發現,即便住院做足了準備,可是回到家中仍然有很多細節需要再指導與幫忙。」就像一位繪圖工程師晁大哥,他的工作需要操作滑鼠等精細動作,對中風的他來說,難免有協調上的問題,動作沒那麼精準了,所以打擊很大。

有一天,晁大哥給吳副護理長看這張照片,吳東芸非常震撼,是什麼事讓一個大男人淚流滿面?晁大哥說,這是他中風以來,第一次可以雙手合十禮佛,「原來平常簡單的合十,是這麼困難。」

晁大哥也跟東芸講,腦中風後,他感覺身體像一個籠牢,靈魂被禁錮了,動也動不了,叫也叫不出,不受大腦控制,所以會恐慌、無助、沮喪,還經常引起無明火。所以當他再度能合掌時,內心充滿了感恩,卻也懺悔。東芸聽到,也同樣感恩自己可以陪伴病人走過病苦,但也同時懺悔自己沒能善用每分每秒。

病房護理師們寫了張卡片,告訴晁大哥,大家會永遠陪伴他走過這條復健路,她們也從網路上找到「連連看」的圖,讓晁大哥從簡單的點線連結,到開始著色,護理團隊慢慢看到病人的進步。「直到有一天,他繪出心中的蓮花,綻放生命的色彩!當他慢慢找回正能量,開始知道,能救人才是福,被救是苦。他開始用自己的經驗鼓勵病友,更努力復健。」

吳東芸說,晁大哥從復健病房畢業了,「這段緣份從冬季走到夏季,他持續關心我們,即便在防疫期間也捎來祝福,提醒我們要照顧好自己。」從 2019 年 11 月,晁大哥來到台中慈院復健科病房,到 2020 年底整整一年,他說他如同重獲新生,再度站起來,走進人群,回到工作崗位,是一輩子忘不了的恩情。

吳東芸也說,台中慈院會是一間任誰都放心的醫院,佛心師志,她們要堅定願力,持續向前。

20210205
撰文:邱蘭嵐
記錄:李如玉
美術:黃淑貞

繼續收到好文通知,邀您加入
  大愛行LINE社群  

👉 line.me/ti/g2/w99Ve-qmsUJP9qWUnUc3Hg?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