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成家人 互為永備電池
一位 40 歲婦女之前忙於工作,沒有什麼特別不舒服,但最近因為食慾差、噁心嘔吐,去診所看了幾次都沒改善,才到台中慈院做檢查,確診是胃癌!「入院後開刀,發現腹部裡面全都是腫瘤,沒辦法切除,就只好縫合。」病房副護理長陳諭萱的描述,真的太令人難過了。
病人之前是一間企業的主管,可能長期壓力大,根本沒想到一發現就如此嚴重,真的被嚇到了。因為腫瘤太大太多沒法開刀,所以她吃不下,還會持續嘔吐,就只能打營養針、放置鼻胃管。有時嘔吐情形改善了,她就要求拿掉鼻胃管,就這樣反反覆覆拔了又插,插了又拔,陳諭萱說這就是尊重病人意願,因為實際上也沒有辦法再做多的改善了。
病人的父母和姊姊都輪流來陪伴,和護理師們成了好朋友。病人因為是主管,特別懂得體恤人,經常拿吃的到護理站跟大家分享。不過病人很注意自己的感染問題,對放置在體內的導管消毒、體外的管路照護都要求很多,陳諭萱說她們都會配合,也特別小心。已經是癌末了,希望儘量減少病人的不舒服,「她是一個模範,讓我們更加了解照護上的注意事項。」
過節前夕,家人很貼心的佈置她所住的單人病房,還請阿長帶著護理師們進去,說有禮物要給大家,都是病人親手準備的,人人有份,也趁這個機會病房護理師們一起聚會,具體回饋小小心意:唱聖誕快樂歌,病人開心,大家同樂。
就是一包包的小禮物,出自病人的巧手精心,感動滿滿。手機錄下了這段歡樂時光,大家眼眶都紅紅的,病人自己和護理師們都需要適時的鼓勵和調劑,留給今天的自己,為明天點燃希望。
甚至醫生及社工都來陪她一起做手工餅乾,這是病人之前不曾做過的,「在這個病人身上,也給我們很多回饋。她從原本的主管,因為癌症,住院三個月,前一段時間很正向,想請她分享給其他病人,但後面漸漸沒了能量,她跟我們講,她需要我們的支持。」
快過年了,住院太久的病人都想回家,所以諭萱她們要教會病人和家屬怎樣打營養針,好回去繼續居家營養治療。
德諦師父聽了,也十分惋惜,四十歲其實還滿年輕的,一個職場上的成功女性卻因為無常,一改過去的態度,從未遭遇的人生讓一個人變得謙卑而柔軟,護理團隊在這段過程中給她力量,彼此都在學習。
20210122
撰文:邱蘭嵐
記錄:李如玉
美術:黃淑貞
- 喜歡1
- 難過8
- 懂了2
- 感動74
- 感恩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