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疫情 封城封院就沒事嗎?
延燒一整年的新冠病毒疫情,隨著又一個冬天的來臨,靠著病毒變種,全球感染人數依舊日日攀升。衛福部立桃園醫院也發生全台首宗院內感染,讓所有在前線工作的人都緊張起來,不僅桃園醫院同仁壓力極大,連住在周遭的居民都受到影響,還可能被其他地區當成「禁桃令」下的目標。
花蓮慈院麻醉科醫師黃有寧就有認識的同業在院內,因為幫一名從國外回來、隔離期未滿的產婦進行緊急接生,兵荒馬亂中,好不容易接生完,才發現產婦也有新冠肺炎陽性反應,當下,心情真是一般人難以想像吧,黃醫師發出不平之鳴,「雖然社會各界有很多鼓勵的聲音,但也出現非常多譴責謾罵,在我們這些相對前線的醫療工作者聽起來,真的非常難過,替他們心疼。」
有醫院護理師選擇不回家,避免影響家人,他們也傳出自己堅守防疫前線的心聲。沒有人願意犯錯,也沒人想當防疫破口,事情發生了,埋怨誰都不對,黃有寧醫師說,每個人都是一顆小螺絲釘,人人有責,要各自做好分內的事,確實洗手,戴口罩,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如果每個人都能保護好自己和家人,就能為社會帶來相對穩定的力量,讓前線的防疫人員發揮專業,維持自己在健康的情形下去照顧所有的人。」
為人搶救生命,醫護人員相對的也冒著自身風險,只有互助互諒才能共度這段危急人類生存的時刻。
台中慈院簡守信院長用他一向敏銳的觀察為大家解惑,其實人類一直活在五濁惡世,地球上沒有絕對乾淨善良的地方,從中世紀一些名畫當中就看出一二,簡院長挑出三幅名家畫作:明明聖母懷中抱著幼小的基督耶穌,是如此祥和純淨,但為何一旁要添隻蒼蠅?另兩名同一時代的畫家也在修士和女人肖像上,同樣畫上蒼蠅,甚至落在女人的頭巾上,其實這是畫家在不經意間,傳遞黑死病的訊息。
從 1470 年開始,席捲整個歐洲的黑死病幾乎摧毀了當時的社會,頭巾上一處小小的伏筆在警惕人們,死亡就在不經意之間,也不會因為現在人類科技醫療的進步而能消除這些威脅。
已經與我們共存一年多的新冠病毒,就因為它的善變,至今揮之不去,反而一再變身,尋找各種可能傳播與寄生人體的機會。在大愛醫生館節目裡,簡院長告訴大家,人們咳嗽的風速約一小時 80 公里,每秒飛沫噴 22 公尺遠,若以颱風風速大於 17 公尺比擬,打噴涕形同縮小版的颱風,一旦帶病毒,周圍的人就有可能暴露在致病的風險中,所以配戴口罩就能減少口鼻的暴露,降低病毒入侵的機會,同時也預防飛沫噴到別人身上,「病毒變異雖可怕,但人體的防疫系統有其對抗能力,再加上良好的衛生習慣及施打疫苗,還是可以預防病毒,不用過度恐慌。」
過去一個世紀,疫苗曾幫助全世界大幅減少很多疾病的傷害力,即使有少部分人沒打疫苗或相對免疫力較低,都能因為多數人的防堵,形成群體免疫力,簡院長舉科學實驗,證實疫苗有 95%的保護效力,即使新疫苗多少會引起過敏性反應,比如氣管收縮,導致呼吸困難,過敏性休克,但比例上還是偏低,群體的防禦力需要人人同心合力。
看更多:
👉大愛醫生館 | 新冠病毒之物理疫苗~口罩
👉大愛醫生館 | 新冠肺炎病毒的變與不變(上)
👉大愛醫生館 | 新冠肺炎病毒的變與不變(下)
20210122
撰文:福意
記錄:李如玉
美術:張家欽
- 喜歡0
- 難過0
- 懂了7
- 感動55
- 感恩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