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抄經寫三行 今年一定要發憤
「新年都有新希望,希望自己可以做到什麼,譬如減重五公斤,或賺人生第一桶金,我平常也有個小小目標,就是希望自己每天靜下心來,抄經抄個兩頁。」這是大愛台「高僧行誼」製作人-清修士孫思承的新年新希望。
但是不知為什麼,攤開去年這本抄經本只寥寥三行,他還坦言,不太記得上次寫這三行是什麼時間,「可能半年前吧!」也記不得當時為何只抄了三行就停下來。
他引用《法華經 第十品 法師品》中:一受持,二讀,三誦,四解說,五書寫,為此五種弘通法華者,謂之五種法師。古人將抄經當成很重要的一件事,非常恭謹,「寫下來可以幫助記憶,別人看得到,又可以傳下去,是真正獻身命。」時至今日,尤其出家師父都視抄經為必需功課!
抄經除了可以練就一手工整的毛筆字外,一方面又能親近佛法,深入經藏,功德殊勝不可言喻。---佛光山抄經堂
受教於證嚴法師,思承清修士說:抄經就是要受持,信受支持,經義在心,「把經文中的義理記在心裡,然後實踐,這才是抄經重要的用意。」
即將於春節上檔的高僧傳「吉藏大師」就是一位實在抄經,而能將「中論」、「十二門論」、「百論」集大成的「三論宗」代表人物!吉藏大師出生南朝,歷經四個朝代,是安息國(波斯人)的後裔,所以姓安,也因為他有胡人血統,也有人叫他胡吉藏。
孫思承說,吉藏大師和《法華經》非常有緣,他在世 75 年,總共抄寫兩千部,講述三百場法華經,思承算算,如果吉藏大師從 19 歲開始抄經,抄到 75 歲,前後 56 年,每年至少要抄 35 部,一部《法華經》六萬九千多字,這讓思承非常佩服,吉藏大師是怎麼運用時間的?更何況大師還有四十部著作。
「看到這樣一位大師,再回想我只抄了三行的這件事,自己實在太懈怠了,所以應該好好懺悔。」《靜思語》中有這麼一段,「人都是在原諒自己的那一分鐘開始懈怠」,真的,思承清修士要用這句話自我惕勵,忙、沒時間,都不是藉口,一切都在自己有沒有決心和恆心。
德懷師父也勉勵大家,不只抄經,還要行經,學習高僧風采,落實高僧行儀。
20201216
撰文:邱蘭嵐
記錄:吳碧華
- 喜歡2
- 難過0
- 懂了14
- 感動51
- 感恩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