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子嬌小,花蓮慈院婦產部主任陳寶珠一開口能說標準流利的緬甸話,因為她出生仰光,是第四代華僑,在仰光第一醫學院畢業後,1991 年就來到台灣考取本地醫師執照,2005 年轉至慈濟醫院工作,專長生殖醫學。

「我來慈濟到今天已 14 年 11 個月又 28 天,因為我是 11 月 1 日報到的。」在志工早會上分享時,寶珠醫師記得清清楚楚。之後,她也將父母接來台灣定居。

來慈濟醫院服務之後,陳主任開始參加義診。在有限的舊相片裡,都褪成咖啡色的,去到的地方都是環境貧瘠、生活困難,包括莫三比克,包括家鄉緬甸,記得回緬甸義診時,她會一個個問孕婦:「你要到醫院還是在家生產?」確認要在家生產的,就送她們一只助產包——裡面有手套、鋪單、綁臍帶夾和嬰兒包巾。

「我出生農家,以獎學金完成學業。事業有成後,捐了些錢給慈善機構,也回家鄉為鄉親服務。過去,我一直以為自己很了不起,參加慈濟義診的種種,才發覺還有很多沒有做,還有很多可以做。」在 15 年間,她終於知道了,在她生命中還需要做這門功課!

義診能給的實在不多,但陳寶珠說,卻能給人很大的心靈撫慰:「我一定會再去,因為我來自那裡,他們說的話,我懂!」

陳主任的專長是生殖醫學和試管嬰兒,細數自 2005 年來到慈院,陳主任造福了 183 位不孕症者,誕生 71 個寶寶,包括最高齡 51 歲的媽媽,她生下的試管嬰兒千金已經一歲多了,寶珠醫師留下一幀幀寶寶照片,集合成珍貴的百子圖。

德(木雨)師父說,佛教裡有送子觀音,陳主任也彷若觀音送子,造福很多家庭。

20201029
撰文:福意
記錄:李如玉
美術:黃淑貞

繼續收到好文通知,邀您加入
  大愛行LINE社群  

👉 line.me/ti/g2/w99Ve-qmsUJP9qWUnUc3Hg?utm_sou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