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彰化鹿港的梁安順期待非常久了,希望有一天也能當上醫院志工,像之前他在花蓮精舍當志工時看到的,整隊進精舍,「我那時非常羨慕,今天我終於來了。」

第一天在醫院服務,安順師兄遇到一位住台東長濱的七十歲原住民先生在弟弟的陪伴下,來醫院做手術前檢查,梁安順陪伴同行,因為是假日,要走比較遠,去照X光片,走路時病人有些疼痛,帶的手杖,但他又不用,要幫他拿,他卻客氣的說,不用了。當梁安順要離開時,那位病人叫住弟弟,二人一起站得直直的,跟梁安順鞠躬說感恩,「我心裡一動,在一個粗獷原住民的臉上,隱藏著知足感恩的心。」怕是進出慈濟醫院多時,病人也被這裡的感恩文化給薰陶了。

梁安順在量血壓站服務時,一個腎臟科護理師跑來,請他帶一位 79 歲的老榮民去批價拿藥。伯伯有暈眩的毛病,怕跌倒,需要人陪,安順師兄就一路從二樓帶他走去一樓,沿路伯伯對醫師稱讚有加,說他們非常有耐心,解說得很清楚,讓人感覺十分親切。

走著走著,伯伯嘆了口氣,「我 79 歲了,活得夠了,現在又老又病,都是浪費國家社會的資源。」伯伯顯然心裡有點自責,梁安順跟他講:「伯伯不要這樣想,今天台灣有這樣舒適安定的社會,是你們上一代努力打拚下來建立的基礎,我們理當要照顧你,這是國家社會的責任。」梁安順說得太好了,伯伯看他一眼,「你們慈濟人真好,會體諒我們的心。」批完價,送伯伯去大門口,給他叫了輛車,看著他坐上車離開。

才幾天,梁安順說,他不過在醫院裡一個小小的服務點,卻看到也感受到慈濟的人文精神在細微處,不管病人醫師或志工,長年受到這樣的滋潤,都被潛移默化了,受益最多的還是自己。

註:《無量義經》:「微渧先墮,以淹欲塵。」證嚴法師開示,微小的露水於夜晚凝結,白天潤澤大地,不使灰塵因風起而飛揚擾人。法譬如甘露水。

20200920
撰文、記錄:林淑懷
美術:甘淑怡

繼續收到好文通知,邀您加入
  大愛行LINE社群  

👉 line.me/ti/g2/w99Ve-qmsUJP9qWUnUc3Hg?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