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有日照
台中慈院護理督導廖珮琳在醫院服務 20 年了,一年前轉去長照中心推展正待耕耘的這塊大福田,八月中,清水日照中心開幕,廖珮琳副主任很高興的跟大家分享:「大家都知道清水是證嚴上人的故鄉,清水是基金會推展的第二家日照中心,第一家在苗栗,未來各個慈濟會所都將成立日照中心。」
日照中心到底長什麼樣?簡單來說,就是白天子女上班,把老爸老媽送去「上學」的地方,子女下班就順道接長輩回家,「就像小時候爸媽送我們去幼稚園一樣。」廖副主任形容得很窩心。當然,來這裡上學不是真的要教阿公阿嬤什麼,「教室就像家一樣,希望能活躍老人的身體功能,持續融入社會。」
廖珮琳介紹清水日照中心:一進門就看見很有人文風的《靜思語》,長廊的布置提醒大家「行善行孝不能等」,來到室內,佛在人間畫作讓人輕安自在。這裡採古早味空間設計,有阿祖年代的飯桶、熱水瓶,旁邊放著慈濟四神湯。阿公阿嬤一來,就會問到有什麼願望,用卡片寫下來,掛在希望樹上。
櫃子也有小巧思,用 24 節氣佈置,像最近白露,就搭配當令的植物,外面種些季節花草和青菜,都是長輩日常熟悉的環境。放眼所及,這些擺設和木板與花器還都很環保,用回收的寶特瓶變裝而成,或用廢紙摺疊製作。
就像小朋友上幼稚園一樣,阿公阿嬤可以自由選擇他喜歡的角落,做他愛做的事,可以一起唱歌玩桌遊,或靜靜的閱讀休憩。
81 歲的何林美阿嬤,五年前喪夫,走不出來,來到日照中心後,兒子看到媽媽又會笑了,揮別憂鬱,這才放下心中的石頭。
清水日照中心成立當天,公布老寶貝一人一本電子聯絡簿,子女下載App就能隨時隨地收到每天更新的長輩飲食、午睡、活動情形,以及心跳、血壓等健康指數,還能即時和照服員溝通。
因為事前已經有人好心撒了菜籽,所以日照中心開幕當天,阿公阿嬤已經可以親手採摘,「時代可以進步,也應該進步,但一些珍貴的老東西不能被遺忘。長輩陪我們長大,年輕人也希望陪長者到老, 共同記憶光陰的故事。」
一席分享,讓不及看到清水日照中心的人,彷彿也都走了一遭,德(木雨)師父說,收穫滿滿!「時代進步,運用科技,讓家人和長者沒有距離,長照團隊用心成就了好事。」
20200918
撰文:邱蘭嵐
記錄:李如玉
- 喜歡6
- 難過0
- 懂了1
- 感動43
- 感恩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