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點燈
來自蘆洲的志工邱雪惠、賴憲丞母子,一起在志工早會分享他們到花蓮慈院做志工的心得, 38 歲的賴憲丞有癲癇症,他十幾年前開始發作,一次比一次嚴重,因此媽媽很擔心會影響到他腦部,好在有慈濟大家庭師兄姊的鼓勵和支持。雪惠說,她平常白天做回收,憲丞周一到周四在加油站工作,夜間母子倆一起做環保,「人生苦就是病最苦,最近這一兩年他癲癇沒再發作了,對自己越來越有信心,我也鼓勵他要趕快做,把握健康的身體趕快做。」
邱雪惠引證嚴上人的話「公修公得 婆修婆得」勉勵兒子,「你自己做的福報是你自己的,身體一定會越來越好。」主持這天志工早會的陳心昕師姊也鼓勵賴憲丞,感恩有這樣一個菩薩媽媽,能帶兒子一起行菩薩道,「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考驗,要把握人生,種健康因、結眾生緣。」
同樣來自北區的許麗珠分享她在外科病房察言觀色所得:「眼睛要睜亮一點,一定要專心觀察。」有個病患一個人坐在床上直搓手?「你的手怎樣了?」許麗珠上前關心,原來病人打開了一罐藥,但藥水滴不出來,一旁另位志工眼睛一亮,「你便當怎麼還沒吃,現在已經四點多了。」「我沒帶湯匙。」當下,志工就去護理站拿了套漂亮餐具送他。
但接下來還有問題──便當盒打不開!許麗珠伸手幫忙也打不開,這下得請護理站協助了,「我發現,志工真的要用心看,周遭是不是哪些人沒有家屬,很內向,床頭有一支求救鈴可以按,他都不好意思。」
後來幾天,麗珠還陸續去看這個病人,有一回發現他沒喝的水了,「你是不是需要水?」「是啊。」但是麗珠突然想到,追問:「醫生有沒有說,你可不可以喝水?」「不可以,今天要做檢查。」所以觀顏觀色之餘,也不能貿然拿水給病人喝!
來回跟這位先生關懷了幾次,麗珠說他們之間愛的存款夠了,就開始聊:「你怎麼一個人來這裡?」他說,一個兒子去當兵了,一個在照顧太太,因為她手腳都截肢了,所以他獨自騎車來醫院。他們家環境不好,一個月領七千元低收補助,住院當然沒人可以照顧他,「看看他、想想自己,我真的很幸福,有時間、也還健康、家庭也護持來當志工。我們真的要把握因緣,聽聽他們的心聲,多多關懷。」
新北市新泰志工蔡素美也分享在加護病房遇到的故事。志工現在還是只能在病房外幫家屬穿脫隔離衣,其中一床沒寫名字,只在病歷單上畫了三個圈圈,素美隱約覺得這床病人有些狀況。醫護告知志工,這一床不限探病時間,家屬來了隨時可以進去!
阿嬤來了,素美幫她穿隔離衣時淡淡問了一句:「裡面是妳什麼人?」「我女兒,47 歲,不知得了什麼病,忽然間倒下去,沒再醒來,我好擔心!」第二天一大早,素美先去整理佛堂,看到阿嬤和家人也來了,意識到有事情發生,過去牽她的手,「女兒好一些了嗎?」「不會好了,都沒醒過來!」阿嬤說她外孫女就在加護病房裡面工作,素美順勢說,「外孫女在裡面當護士,她一定會全力照顧媽媽,妳要更加有信心,把女兒交給醫生。妳心靜下來,唸佛。」阿嬤將蔡素美的手握緊緊,哭了。
靠近中午,加護病房護理師拿了張助念單給素美,這才知道,原來阿嬤的女兒罹患先天性免疫疾病,住院短短幾天,走了。
在病人和家屬最軟弱的時刻點亮一盞燈,照亮他們繼續走下去的路,主持志工早會的陳心昕師姊說,這就是志工最大的使命。
20200913
撰文:福意
記錄:魏玉縣
美術:張家欽
攝影:無坑
- 喜歡0
- 難過2
- 懂了4
- 感動58
- 感恩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