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來花蓮慈院時,當時還年輕的神經內科醫師郭佩欣不明白,為什麼師長在花蓮的工作那麼忙,仍堅持去分院開門診?等自己做完住院醫師,升主治後,也被派去玉里和關山慈院支援,「一開始其實我也不是很明白,我的老師這樣做的用意是什麼?有的跟我解釋,應該要好好體諒這些病人舟車勞頓,有些解釋說,為什麼臨床工作那麼忙,卻有去分院開拓的必要性。」

不管師長前輩怎麼說,都不及親身感受來得真切!

「一開始去玉里、關山的時候會發現,很多病人都不知道他們的問題其實需要來找神經科醫師,等到來看我時,症狀已經拖到非常嚴重了。」這包括失智症、巴金森氏症、原發性顫抖症、手麻、腳麻,甚至很常見的偏頭痛,這些「老毛病」通常都被當地居民「放了」很久,就這麼忍著忍著,「等到他們的症狀被藥物控制,生活品質比較提升,我就覺得滿有價值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郭醫師在花蓮門診的病人,如果病情控制穩定後,她也可以將玉里關山的病人轉回當地門診,讓他們有規則的追蹤,不用每次跑那麼遠了。

對一個健康人,尤其醫師來說,現在火車很快又方便,去一趟玉里關山不是那麼大的問題,但是對病人,特別是行動不便或居住地交通不便的人來說,跑一趟花蓮相對困難許多。

「看了幾年下來,也累積了一些病人,每次搭火車南下就覺得好像是要看老朋友,很期待;每次門診看完回來,很像旅行結束,覺得滿足快樂。」在感謝師長開闢偏鄉門診的同時,郭佩欣也感謝病人給她機會,讓她盡人事與天職,為居民服務。

同樣年輕的急診室醫師聶人豪,也奉派支援今年初衛福部在台東部立醫院開設的急診部,2015 年一度因醫師人力不夠,台東市區五權街上的台東醫院曾關閉部分急診,東海岸只剩下成功分院還有急診醫師,直到今年,花蓮慈院承接急診醫療任務,台東醫院急診部才有了正規的樣貌。雖然台東部立醫院附近還有馬偕醫院、基督教醫院、榮民醫院,但是找不到急診醫師始終是個長年的大問題。

聶醫師說,台東醫院不大,總共一百多床,加護病房只有六床,「比較起來,花蓮慈院急救床位三床,台東醫院只有一床;花蓮急診診間 25 床,留觀 35 床,但是台東加起來只有 7 床,算是一間相當小的醫院。」當然,每月急診人數也差很大,花蓮慈院是台東醫院的十倍,病人的嚴重度也不及花蓮慈院,這麼聽起來好像去台東支援很輕鬆,「不過,不是這麼回事。」聶人豪醫師說,那裡醫護人力少,所以所有的事都要自己做,從看診到傷口縫合,包括放導尿管鼻胃管,還有其他,像打電話會診,幫病人轉診,聯絡作業必須自己做。

除了一位急診醫師,護理師也只有一到兩人,可想而知,病人多起來時,相當忙碌,「在花蓮兩三個病人是小CASE,但是在那邊,兩三個就夠他們忙一兩個小時,更不要說遇到CPR(急救)的時候。」聶醫師補充,急診室裡CPR很平常,但理想中的團隊要有五六人,但是台東醫院急診室頂多 2+1,「其實相當匱乏。」

更甭說後線支援的各科室了,台東醫院每天值班就只有一位外科醫師,還不一定有麻醉師,更不要說耳鼻喉科、眼科醫師,沒有!「甚至假日,全台東可能都沒有耳鼻喉或眼科醫師值班,這時候就只能轉診,有可能千里迢迢轉來花蓮。」

聶仁豪醫師充分理解醫療資源的不均,醫學中心和地區醫院大不同,「平常視為理所當然,很輕鬆的事,在那邊,一切都變得很不一樣,會更希望裝備好自己,具備更多能力,服務更多有需要的人。」

年輕主治醫師、急診醫師的親身體會與肺腑之言讓人感動,在健保大傘之下,一切都不是那麼理所當然!

20200822/20200827
撰文:福意
記錄:魏玉縣、李如玉
美術、攝影:蔡麗瑜

繼續收到好文通知,邀您加入
  大愛行LINE社群  

👉 line.me/ti/g2/w99Ve-qmsUJP9qWUnUc3Hg?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