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寶盆
大愛電視的使命是要為慈濟寫歷史,全球 11 萬名環保志工日夜付出,也都被一一記錄在這部影像歷史中。比如住台南白河的陳器阿嬤,高齡 95 歲還在做,大愛新聞部經理陳竹琪在志工早會上分享北台灣 31 個特色環保站時,特別提起她,「當攝影記者拍攝時,她把這套衣服亮出來,說是她最喜歡的一件,就是環保志工制服。」
和陳器一般,不管是在菜市場、在家門前、或在澎湖海邊,環保都是他們的日常。台北市有一處環保站緊鄰墓園,甚至原先裡面還有一個無主孤墳,就是這些被棄置的荒地,慈濟人掃除修繕,把它當成自己的家,一路走下去。
來到環保站的除了環保志工,也有很多社區裡的孤獨長者,原本在家無所事事,來到環保站,終於找到生命重心,找回家的感覺,重溫被疼惜的滋味。早年,很多人不了解環保,大陸當地人會指著撿拾回收物的環保志工說:妳是不是垃圾婆啊!是不是缺錢所以來撿這些?「那是早年,可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台灣會有人為你做環保,做得那麼認真。有錢領嗎?」竹琪經理給大家看一段影片,一位環保菩薩說:有喔,到環保站來,感覺有賺到錢,「做到八十幾不必外勞顧,我請你的話,幾萬塊就花去了,我每天做就是賺這個錢!」環保菩薩好有智慧!
現在環保種類非常多,所以回收過程複雜,竹琪說,很多難以處理的就要靠志工的智慧,用心來解決。比如塑膠袋要清洗乾淨,但是要晾乾不容易,得動腦筋怎樣曬乾、怎麼綑綁,現在累積了一公斤的塑膠袋,只能賣三塊錢,「所以做環保看的不是價格,是價值,因為無價的東西最貴。」
環保志工無時無刻不歡喜,被訪問的時候經常會羞赧的笑著,在這裡,八十是平均年紀,九十才有機會被叫大姊!
陳竹琪特別感謝大北區真善美志工,因為給大家看到的影片通通是他們拍的,而且拍攝時各出奇招,「大家看到陳文忠師兄坐在箱子裡,當攝影台車,然後有人推著他前進,但不要以為只有他一台攝影機,仔細看,這裡還有一台,是 71 歲桃園區資深真善美徐春勝,看到他,大家都想叫他少年ㄟ,老當益壯。」
還有,兩隻腳分踏兩張凳子,站高高好凌空拍攝的「高人」南港志工楊秀婷,就是有這麼多真善美志工,才能讓大愛台的觸角伸向四面八方,也真實記錄下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的一個個說不完的故事。
德懷師父讚嘆環保菩薩因為打開心門而開智慧,鼓勵大家多看大愛電視,也可以開智慧長智慧。
20200825
撰文:福意
記錄:黃玉櫻
- 喜歡4
- 難過0
- 懂了0
- 感動46
- 感恩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