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新聞主播,也是志工組文字編輯的李璧秀,最近跟著真善美志工跑了六個環保站,她問環保老菩薩:「你們為什麼每天要來這裡?都做不煩,不無聊啊。」「這就是我們家啊,就像我第二個家,當然每天要來顧,而且是顧我們的地球。」

所以,李璧秀說,這一系列環保站的故事就叫「咱厝」,第一波推出大台北和桃園地區真善美志工共 31 組,分別記錄 31 個環保站的故事,雖然成立早晚不一,但每個環保站都各有特色。

就像位在台北市南港,鄰近世貿的 292 巷,有一間五十多年的老房子,一直在等都更,等不到,乾脆無償借給這群老菩薩當環保站,門口寫著「慈濟南港共修處」。

婆婆媽媽們都上了年紀,她們沒有虛度時光,每天下午都來這裡做回收,只為了手上的塑膠袋、水果套袋和氣泡紙等,她們覺得來這裡很有意義,年輕人不做這些,就給老人家做吧,彼此陪伴,也更有愛,「不說感恩,很難。」

李璧秀來到大台北地區慈濟環保站的起家厝─蘆洲環保站,當年開著賓士車做回收的環保志工陳金海,三十年如一日,「你知道早期那些舊照片,蘆洲志工是用一本本檔案夾把照片一張張貼出來,然後做圖說。在蘆洲靜思堂辦公室裡,有一櫃都是這樣的紙本檔案。」

在這麼多的資料中,李璧秀說要感恩文字真善美,經過細心梳理,將最精采最感人的故事給呈現出來,而在眾多影像中也看得出,都是攝影志工從最早的 V8 或相機開始,到現在數位攝影器材,甚至還自購空拍設備,「咱厝」專題就是一支支跨時空的紀錄。大愛台新聞部攝影記者不多,這麼多年來多虧真善美志工協力。

環保志工在受訪時也很配合,一個個講出草根心聲,也讓李璧秀彷彿心靈被洗淨了一般,「其實做一點點,但收穫非常豐滿。」原本最不出聲、站在鏡頭後的真善美攝影志工應李璧秀要求,難得開口:新莊區志工何百寅講到拍攝何月含老菩薩時,他才低頭架機器,抬起頭來人就不見了──阿嬤等不及,早就車上車下跑了兩三趟;中和區陳啟平則說,製作這些影片就像爬山,要有智慧和耐力。

璧秀聽到人文真善美志工發心,希望持續見證環保菩薩的身影,她說,這也促使新聞部志工組的文字編輯們,更要好好將記錄下來的每個故事感動呈現。

「確實,人文志業中心就是把人品典範永傳,人文真善美志工留存了珍貴的歷史,如實捕捉落實在當今社會中的法華精神。畫面上的老菩薩不是演員,你拍你的他做他的,手腳就是那麼俐落,一直在做,都在友善我們的大地。」

註:從 7/25、26 日開始,大愛新聞每個周末播出「咱厝」,週六午間首播。
20200730
撰文:福意
記錄:李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