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神奇,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兩個二手貨櫃組成的慈濟行動環保教育車,一部貨櫃長四十呎,各自容納「低碳心生活」與「地球共生息」兩館,主題豐富,內部電力完全由 10 到 12 片太陽能板提供,在 37 度高溫下還很涼爽,因為智慧型噴霧器每 15 秒噴水 10 秒,無須空調,充分展現節能減碳的理念。

在大愛網路電台「用心深呼吸」節目中,過去國內外救災經驗豐富,打造行動廚房等多台行動裝置的慈濟基金會宗教處柳宗言,堪稱這次行動「首腦」,他說,環保教育車可說是多年來志工集思廣益的結果,慈濟三十年來垃圾回收成果有目共睹,但這次要將回收後如何再利用,以廢為寶,變身毛毯衣服原子筆等,讓更多人看見,「放在園區裡參訪有限,所以要送到人多的地方,行動環保車展現從搖籃到搖籃,挖掘城市『礦產』,是一種循環經濟。」

設計貨櫃空間的張懿也是慈濟人,他請到國際知名的大猩猩「可可」(Koko)做低碳心生活館的代言人,模仿她一天的生活,設計互動遊戲,從刷牙、吃飯、出門搭交通工具,看看碳足跡有多少?怎麼生活最環保?

只要你搭上車,用心看努力學,就有機會成為環保達人:包括 PK 1「筷」 省水─將水龍頭開到一根筷子粗細的水流,就可以拿高分,還有蔬食 3 好、隨身 5 寶,實地 DIY 更容易加深印象。

這裡每一站的導覽員都事前培訓,共 130 名,教你怎麼看「衣的足跡」,哪些是科技環保衣?哪些是一般材質的衣服?很多阿公阿嬤帶孫來,每一關認真逗留、操作到完成,看分數累積,領結緣品。

承擔這次首發任務的嘉義志工其實人數不多,在志工早會上吳漢文分享,大家都很忐忑,但都有很大的榮譽感。籌畫期,他們請大愛感恩科技和嘉義縣政府開會,當聽到行動環保車內容時,吳漢文老實講,他心裡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因為實在想像不出環保車未來會長什麼樣。

  

直到 6 月 20 日,他帶著十一名嘉義志工來台北內湖園區學習,覺得應該會看到兩台非常壯觀的行動環保教育車,「結果看到這兩部車時,心裡開始擔心,因為只看到一些太陽能板釘好,還有些木板,心想,7 月 2 日要到嘉義,怎麼來啊?」後來聽說,台北志工日以繼夜的趕工,而且下大雨、出大太陽都沒停,吳漢文相當感動。

話說他們這批嘉義志工回到當地,就積極籌備怎麼分工怎麼導覽,這是第一次完全對外的活動,而且是很被重視的科普教育,跟往常慈濟活動不同,所以一改過去,由教育團隊做骨幹,其他和氣等團隊為輔,「5 天出動將近 500 人次,發生很多感人的故事…」

7 月 16 日開展當天,嘉義市長和各相關局處人員都來參觀,很感動慈濟志工的用心,對環保車的設計也相當滿意,第三天,環保局長就帶著所屬一級主管全程體驗,結果一回去,馬上公告市府公務員和老師凡來參觀,就給予四小時環保教育時數;過不了幾天,嘉義縣太陽館也馬上安排 5 天展期,縣府也核發公教人員半天公假,鼓勵大家親身體驗。

吳漢文在分享時,充分流露喜悅和興奮,他說因為有太多善效應了,還偷看了一下小抄:包括嘉義縣六腳國小音樂老師,為蔬食 3 好、環保 5 寶編了首童謠;縣府補助三十部遊覽車接送師生參觀;致力推動科普教育多年的朴子國小,也要帶之前的畢業學生擔任導覽員。

「各位師兄師姊,首展對我們嘉義來講是非常大的榮耀,也是非常大的壓力。看到北區師兄姊打造這兩部行動環保教育車,嘉義志工用非常尊重和感恩的心,這幾天發生點點滴滴,包括電腦壞掉、什麼壞掉,我們一一克服困難,期待能將經驗傳承給以後要去的各站。」

「事在人為,但要有心,有了這念心就可以成就歷史。」吳漢文最後用證嚴上人的話和大家共勉。

🔸看更多用心深呼吸
🔸預約未來上車地點台北、宜蘭、花蓮、新北

註:Koko ( 1971 年 7 月 4 日-2018 年 6 月 19 日 ) 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動物園,她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大猩猩基金會保育中心內,從小曝露在英語口語環境中,供人類研究大猩猩手語,她能表達超過一千種,還曾要求收養一隻貓做為寵物,備受媒體關注。

20200727
撰文:福意
記錄:魏玉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