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先生去年六月因為中風導致全身癱瘓,沒辦法進食,放置了鼻胃管,是大林慈院負責社區健康照護的護理長林幸姿的病人,「在醫院一段時間,穩定後準備出院回家,所以把他轉給我。」在接手照顧這個病人時,幸姿就被告知,照顧朱先生要多費點心力,因為他家庭支持系統很薄弱,主要照顧者的狀況不很理想,所以醫療團隊預期他出院回家大概沒多久,就會再回來住院!

「第一次去訪視,看到他家裡的狀況真的覺得挑戰滿大的。因為朱先生三十多年前就離開他宜蘭的家人,對妻小沒照顧,十多年前來到大林,就跟他現在的同居人一起,兩個人平常靠打零工賺錢,現在一個病,一個需要人照顧,所以首先面臨到經濟問題。」

社區健康照護不單只照顧身體上的病痛,往往在深入家庭後,還得一一幫忙解決絆倒他健康一路上的大小石頭。

社工師一面積極聯絡朱先生在宜蘭的家人,因為需要法律關係人,他戶籍也還在宜蘭,好不容易,幫他辦好殘障手冊,申請一些補助,才勉強維持生活。再來就是居家環境,「他睡通鋪、木板床,但是病人全身不能動,身上又有三個壓瘡的傷口,對病人來講很辛苦,照顧者也很累,因為要蹲或跪著照顧病人。」

很幸運的,有人捐來氣墊床和電動床,林護理長也協助尋求長照資源,申請了居服員,每週來五天幫他擦澡,每個月還有沐浴車提供泡澡洗澡,減輕很多照顧上的壓力。

「護理方面,我們也增加訪視頻率,常常去看他照顧上或營養上有沒有問題,醫生也兩三個月巡診一次,開藥,做身體評估。」當然還有社區訪視志工噓寒問暖。半年後,病人的褥瘡慢慢癒合了,原本體重過輕,現在也胖了點,期間只有一次因為泌尿道感染而住院,算起來這已經是照顧得很好了。

「所以我覺得在慈濟大家庭工作很幸福,雖然居家護理師常常一個人在外看個案,會碰到困難,但其實並不覺得孤單,因為我知道背後有個大愛在支撐著我。」

20200101
撰文:邱蘭嵐
記錄:吳碧華

⭐繼續收到好文通知,邀您加入!
→ Telegram 下載說明與功能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