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九二一 20 周年,大愛台節目部同仁都嘗試突破自我,創作短影片,林思瑩和紀穎如一同拜訪當年才 11 歲,卻在這場世紀災難後,一個人堅毅獨行了二十年的劉家汶。

House

那年她唸台中大里塗城國小,事情發生後,大愛台同仁跟她從採訪與受訪者關係,變成長年關心的好朋友,每隔一陣子都會去看她,家汶來台北也都住在這位朋友家。

House
House

二十年來她的模樣沒有太大改變,經常掛著開朗的笑容,好快,今年 31 歲了,紀穎如說,她還是經常一個人,但變得更成熟了,她可以自如的騎著腳踏車代步,她還是很喜歡畫畫,穎如說,畫畫是她很大的動力,當年大愛台節目企劃就發現了她的繪畫天分,一度想幫她辦畫展,她最近還拿到國際插畫師的認證。

House

因為家汶的過去很不一樣,經常會被邀請到各地跟人分享生命的故事,她乾脆幫自己做了一張海報。

二十年間,很多人跟她反覆聊著九二一的話題和曾經失去的人生,紀穎如很不忍心:「在 11 歲時,她跟當時的採訪團隊這麼說,『哭過了嘛,哭一哭,就覺得沒什麼。』同時卻反問對方:『如果是你,可以接受這樣的事嗎?』」

當時的家汶失去了爸爸、媽媽、姐姐、弟弟、還有一隻腳,一路走來,她唸完中學、大學,到社會工作,「失去生命的這個課題,她從 11 歲就開始學習,過了二十年,她怎麼看呢?」

31 歲的她回答:「現在不會害怕失去,但會害怕失去之前,該做的事,有沒有用心去做?」這樣的回答讓人吃驚,竟是如此成熟與哲學,「我們當然知道她失去得夠多了,她比大家走得更深、更用力去思考『失去』這件事。」

House
House
House

來到家汶小小的房間,不大,才四五坪,「但整個空間裡會看到,她收藏的是滿滿的相冊,及所有她經歷過的任何東西,都細細收藏下來。像這本,是她地震後進入台中榮總住院開始,每一個在她生命當中的醫生、護士、照顧過她的人,每一張照片都留下來,乃至於每一張紙條,每一個人寫的信,每一張卡片,她全部細細收藏。因為失去,所以她很懂得珍惜,也因為失去,她知道在生命中,有些人會走進來,但也會走出去,她覺得無所謂、沒有關係,她要珍惜的是每一刻!」

這樣的分享太動人,也極貼近家汶的心情,「這個人走進來、靠近她的時候,她希望給予她所有的,一個微笑,一個溫暖,一個開朗和熱情,她都希望能盡力給予。」紀穎如提到她一幅近作,一個大人一個小孩相互扶持的背景,家汶覺得過去 20 年她被很多人一路呵護著,她現在長大了,也可以扶人家一把了!

採訪當中,林思瑩年紀和家汶差不多,因此她們有共同的煩惱─體重怎麼控制?因為家汶穿義肢,吃太多、新陳代謝變慢,對她來說是個問題,體重增加會壓壞義肢得換新的。她也吐露自己新的想法,「她一直覺得,這件事情已經二十年了,沒有新的東西可以讓媒體拍攝,她想要跟九二一說再見!」

確實,家汶有新生活、有她的畫,她的人生還有其他很多很多東西,何須一再回顧九二一?她在這支短影片中的最後,很開朗的說:「我很希望在十年後你們再來看看,劉家汶還是不是劉家汶?」

House
House
House
House

我們都期待她的未來會有不同的收穫,得失之間往往只在一線一念之隔。

看更多→九二一劉家汶

20190927
撰文:邱蘭嵐
記錄:李如玉

◎更多內容,歡迎您點入→志工早會專頁閱讀。


請加入 LINE@ 慧命資糧天天送到家!
 https://goo.gl/pXio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