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一個盼
大愛劇場齣齣真人實事的人生劇,各個感人,現在正製作大林慈院失智中心主任曹汶龍,人稱曹爸的故事,大愛台戲劇二部經理臧蕙年從他身上,看到年歲已 72 歲的台灣失智症權威,是怎樣侍奉九十多歲老母親的那種孝順。
「他每天陪媽媽散步,陪媽媽聊天,因為他母親現在記憶力退化了。曹主任用自己的大手牽著母親的小手,『我可以成為母親的母親。』曹爸說:『父母是一本經書,你熟讀他,就不怕老。』他也說,能夠照顧父母是他的福氣,看到父母老去的過程,就知道自己將來怎麼照顧自己。」
影片當中,曹老太太已經不知道眼前的兒子是兒子,但兩個人聊得很開心,玩得也很開心,像老朋友一樣,有點唏噓卻也非常溫暖。
蕙年也從曹爸身上看到他對病人視病如親,因為早年曹汶龍去英國看到醫生對病人的態度,就算一個頂尖醫師,都能保有那份溫暖關懷的心,蹲下來,親手幫病人脫襪子,輕輕的觸摸,耐心的詢問,像家人一般,「所以曹主任細心問診,以慢聞名。」
曹汶龍說:「人老了,就會沒有盼望,就會不想出門,沒了說話對象的時候,就會更缺乏新的刺激,整個人退化越來越快。」所以,「盼」是老人家生活的驅動力,曹爸想給老人家一個「盼」,幫他們找回活力,創造新的記憶力!
照片上,可以看到這些阿嬤很可愛,他們在樂智學堂記憶保養班做制服、做書包,阿公阿嬤都有歸屬感,「你看他們手牽手好像要去上學,就像小學生。其實阿嬤從小沒有念過書,來到樂智學堂,圓了阿嬤的心願。」
這是秀盆阿嬤,心中有了「盼」,每次都很期待上課的日子來到,蕙年說:「阿嬤很久沒笑了,來到樂智學堂後,笑容變多了。阿嬤的兒子也很感謝圓了阿嬤想唸書的夢想。」
2014 年溪口游東村樂智學堂開辦,場地就是秀盆阿嬤的兒子捐出來的,讓失智長者和家屬都有了互相陪伴和學習聚會的地方,形成所謂的「互助家庭」,「互助家庭裡,你會看到家屬彼此間怎樣互相協助,長輩也可以撿菜備料,彼此建立信任感,成為對方的力量。」
德禪師父說,每次看到曹爸跟母親互動的影片都非常感動,曾經看過他給媽媽吃一顆蛋,因為曹媽媽沒裝假牙,所以沒辦法吃,看到曹爸真的像母親的母親細心呵護。有人曾跟證嚴上人講,如果慈濟蓋養老院一定非常好,因為非常有愛心,但上人怎麼回答?「其實所有的養老院應該蓋在自己家裡。」德禪師父強調:「人老了之後,要靠的還是家庭的溫馨與愛,而且她只是失智,身體功能都非常好,父母親養我們大,我們也應該養父母親老。」
給他(她)一個盼的故事,值得期待!
20190821
撰文:邱蘭嵐
記錄:李如玉
美術:陳建霖
◎更多內容,歡迎您點入→志工早會專頁閱讀。
- 喜歡6
- 難過1
- 懂了17
- 感動266
- 感恩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