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有位 50 歲爸爸得了嚴重的肝病。他兒子問醫生,可不可以把肝捐給爸爸?醫生問他說:「你幾歲?」「我滿 18 歲。」醫師考慮後,就幫他兒子做健康檢查。檢查結果,醫生說:「可以,你的肝很好,可以捐給你爸爸。」

十年後有一天,捐肝給爸爸的那位兒子,帶著老婆、孩子來花蓮慈院探望常住志工林蘇足。「我認不出來了,他變胖了。他跟我講,他捐肝 3 年後就結婚了,生了這個孩子,孩子身體很健康。」

回想起當初,兒子的媽媽很怕他捐肝給爸爸後,身體會受影響。林蘇足就叫媽媽幫兒子補補身,用當歸、黃耆加黑棗燉給他吃,這樣就好。媽媽有些懷疑,因為人家都跟她說,要殺雞。蘇足勸她不要:「殺雞如果能補身體,世間就沒有病人。」

媽媽不服氣說:「牠生為雞,就是要給人吃。」林蘇足馬上教育她:「妳這樣講,萬一我們下輩子投胎變成雞,那要怎麼辦?現在要先跟牠結好緣,不要吃牠。」

「不吃雞,要怎麼補他的身體?」「孩子吃飯吃得下,他就絕對很健康,不要吃那些葷食。」林蘇足跟媽唸了一大堆,要媽媽改變他的飲食。

孩子捐肝後,在慈濟醫院吃到素餐,就跟林蘇足說:「師姑,這個飯很好吃,這個菜也很好吃,比我媽媽煮的、滷的豬肉或魚都好吃。」

孩子再問林蘇足:「我懷疑我有捐肝嗎?」因為孩子身上只有一個傷口,他不覺得痛,但爸爸卻覺得很痛,他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會這樣?「我說因為你有歡喜心,孝順給爸爸,所以你就不會痛;但你爸爸一直很緊張,認為說肝在我身上有作用嗎?起了懷疑就一直煩惱到睡不著,所以相對之下,他的病就比較會難痊癒。」

孩子聽了很訝異,直問林蘇足怎麼會知道?林蘇足說:「我在醫院裡面做 20 年志工,看了很多的病人。如果你很歡喜,病就很快好;第二、你很年輕,爸爸大你快 30 歲,體質當然會比較弱,所以你要給他時間。」

媽媽還是很擔心孩子身體,不知以後會不會比較虛弱?「不會啦!你要多運動,也可以去做環保。運動在蹲來蹲去,你也是在出力氣。」這下換孩子很訝異,追問林蘇足怎麼知道他有做環保?其實林蘇足看過他的手,知道他應該有在做環保。

兒子這才跟林蘇足講,他是做環保後才跟爸爸很好,因為爸爸非常獨裁,很愛喝酒,常常家暴。他做環保志工的姑姑就跟他講:「我們沒有辦法嫌爸爸,但要以身作則,不要應酬,不要喝酒。」

跑業務的他,常會交際應酬,姑姑勸他說:「喝酒談不了事情,喝酒會誤大事,喝汽水就好。」他很聽姑姑的話,因為姑姑很照顧他,不聽就很不孝。

林蘇足聽了後,鼓勵父子以後都要吃素,不然兒子的肝是吃素,爸爸卻又吃葷,會有排斥。

父子聽了都很認同林蘇足的話,住院期間,天天吃素,醫院素食都有依著病人所需營養來煮。出院後,那位爸爸也改變喝酒的習慣。最近醫院也有一個孩子捐肝給爸爸,也捐的非常成功呢!

「鼻下這一橫,永遠填不滿。吃得再美味呢,其實出來都同一味。會不會比較香?不會喔!」德禪師父歡迎人人都能藉由自己改變,不跟眾生結下惡因緣的機會。

20190515
撰文:邱蘭嵐
記錄:吳碧華
◎更多內容,歡迎您點入→志工早會專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