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急診候診區,一個 62 歲女士就大聲咆哮,說她右手肘疼痛。大林慈院急診部住院醫師梁雅欽說:「這在急診很常見。一般遇到有藥癮、酒癮的病人,常常都會這樣。」

檢傷分類後,輪到她了,一直催促梁醫師:「你趕快幫我用好,我要趕快回去工作,我早上到下午看了大概三間國術館,怎麼看都看不好,你趕快處理。」「阿姨,我們慢慢說,我看妳應該是脫臼,幫妳照 X 光。」X 光片上證實她手肘脫臼,要復位,就是直接用手施壓,把脫位的骨頭推回去,「是喔,那你是不是要多收我錢?還要再多少?」「一般來說大概再多付 70 到 80 塊就好。」阿姨想了很久,「好啦好啦,你最好趕快幫我用好,最好是用好,不然我這樣真的受不了,沒辦法工作。」

好說歹說,她才願意讓醫師復位治療,「其實復位不會很困難,前前後後大概一分鐘就可以結束。剛剛講要多花 70 到 80 塊,是麻醉的錢。」麻醉醒來,其實就沒事了,梁雅欽跟她開玩笑:「阿姨,為什麼這種事要拖那麼久才來急診?為什麼不直接給我們用一下就好。」

這位阿姨說:「我也不想來啊,真的無奈,每次急診花七八百塊,你知道這個夠我吃一個禮拜的餐錢嗎?」「啊,不好意思!我們也真的很想幫妳。」

當下梁雅欽有點慚愧,在志工早會上分享時,他反省:「第一,主任常說,不要把急診來的病人都當做是無理取鬧,他們大多是在診所看覺得沒什麼效果,才會來急診給你看到,這也是一種緣份。第二,我們沒有走入人群瞭解他們的苦,不知道其實來急診的錢,可能夠他們吃一個禮拜或兩個禮拜,甚至我們沒辦法解決他的痛苦,他就沒辦法工作,影響到後續生活。」

對一個年輕的住院醫師來說,能在忙碌的急診醫療中,從一個簡易的病例裡看到自己的盲點,體貼另一種人生困境,就是慈悲的開始。

20190502
撰文:邱蘭嵐
記錄:吳碧華
美術:林仁傑

◎更多內容,歡迎您點入→志工早會專頁閱讀。


請加入 LINE@ 慧命資糧天天送到家!
 https://goo.gl/pXio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