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 年,慈濟人開始在昔日的紅色高棉,走出一條愛的路;今天,「愛在柬埔寨,分秒不空過!」這是台北慈院副院長楊緒棣,這次參加柬埔寨義診發放歸來後的感言。

「我算是國際義診經驗最少的,2009 年去了四川,今年我抱著學佛學醫的心,這是學習之旅。」他隨身帶著精神食糧,一路上開開心心的,每張照片都笑咪咪。

有沒有發現,楊緒棣等幾位醫師的頭上都架了副好大的東西,「出發前,我在想,外科醫師去義診能做什麼?第一天,就收到這樣東西,放大鏡,四倍的。」

病人裡年紀最小的兩歲,臉上有個小腫瘤,有人問楊醫師:「讓你做嗎?」他想想,一個兩歲的小孩,臉上沒麻醉怎麼做?好痛!好難喔!新加坡來的醫師說:「沒問題,我來。」於是大人圍了一圈,阿嬤抱孫,後頭站著護理長,環抱住祖孫兩人,這位外科醫師很快的打局部麻醉,30 秒,動作夠快,剪下腫瘤、縫起來,「啊,我學到了,下次我敢做了。」

楊緒棣還跟另一位新加坡來的第四年住院醫師學到一招,「看到小朋友,馬上用手套吹了個氣球,畫了隻魚,原來愛心是這個樣子,我學到了,以後我會用手套吹氣球做玩偶。」

楊緒棣是泌尿專科醫師,去義診會不會沒「用途」?「我發現我還是英雄有用武之地,因為最老的病人 91 歲,生殖器上長了個瘤,正好,我可以做。」這裡的人久病都沒醫,最久的有 75 年,「這個病人從出生,小便就很不順暢,包皮把整個尿道口包住了,還好有我在,解決了他 75 年的煩惱。」天生我材!

謙遜的楊副院長感恩所有人,包括這支「天線」,所以手術很好做。德勱師父也看得出他的歡喜相,「義診用了四倍大的放大鏡,所以看到鉅細靡遺的大小事,真的非常用心。」

一連三天義診後,接著針對 1400 戶一級貧戶發放 2800 包大米。穿著白袍,醫師馬上跟著志工一起扛大米,加入發放行列。

「大米排一排,這些不是災民,是當地的貧戶,經過登記、造冊。很有秩序的蹲著,叫他們站起來登記才站起來。」簡瑞騰說,雖然時空背景不同了,災民貧民也不一樣,但是所領受的,同樣是匯集全球慈濟人的愛心。

他特別稱讚當地志工胡美玲,還當她的隨行攝影,「簡醫師,你為什麼一直拍我?」「妳小小個子,居民都聽妳指揮,叫他們舉手就舉手,我要好好研究。就像當地的牛一樣,很瘦,但可以做很多事。」

胡美玲是柬埔寨當地華人,嫁給來自彰化,到此地做生意的謝明勳。謝明勳忙於應酬,一個月可以喝酒 26 天,但是自從認識慈濟後,戒掉菸酒,2014 年接下慈濟柬埔寨聯絡工作,兩夫妻一起耕耘有四個台灣大的這塊待開發的福田,「帶領這麼少的志工要耕那麼大的福田,實在不簡單,一定要很多慈濟人跟他們助緣,才能越耕越大,越耕越深。」

簡瑞騰很感恩他們兩位,「你看她紙筆永遠沒停過,從飯店到義診要一個多小時,一路上沒人睡覺,沒人打瞌睡,都聽美玲師姊說法傳法。路況不是很好,晃來晃去,這台巴士好像法船。」簡瑞騰說,坐的人都賺到了!「這就是上人講的:一門萬法,萬善一心。」

德邁師父也曾去過柬埔寨,還記得當地有句話ou-gun(謝謝),「那時候水災,毒蛇多,到處是早期埋的小型蝴蝶炸彈,很多人被炸得肢體殘缺,因為有慈濟人啟智運悲,心的容器如佛陀一樣。你看,八個國家共同做一件事,愛有多大,家就有多大,真的不要小看自己。」

20190305
撰文:福意
記錄:林淑懷

◎更多內容,歡迎您點入→志工早會專頁閱讀。


請加入 LINE@ 慧命資糧天天送到家!
 https://goo.gl/pXio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