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沒走入慈濟這條路,我不知道人生該怎麼過……」
在屏東林邊環保站,一位年近七旬的志工每日凌晨四點就來這裡聆聽上人開示。身影瘦削的他,是慈濟志工陳明儒,一位用行動走過喪子之痛,轉苦為願的生命勇者。

  痛失愛子 捐贈大體.器官遺愛人間
人生最無常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陳明儒的小兒子陳昭良,年僅十九歲時因戲水意外不幸溺斃;大兒子陳志彥則因罹患躁鬱症與肺炎相繼離世。悲痛之餘,他與妻子洪玉雯決定捐出兩位兒子的器官與大體,讓孩子的生命延續他人身上,遺愛人間。

家中牆面懸掛著感謝狀與哆啦A夢擺飾,是父母思念與紀念孩子的方式。「他喜歡哆啦A夢裡的大雄,就像是在提醒自己,要學會勇敢與堅持。」洪玉雯輕輕說著,語氣裡帶著柔情與堅毅。

  體悟人生無常 把握當下樂在付出

生命的無常,讓陳明儒深刻體會「人生無常,愛要及時」。為了轉化悲痛,他走入慈濟,開始做環保、薰法香,落實日常修行。每天凌晨,他會騎著機車到環保站報到,參與線上早課、做筆記,然後投入回收分類、拆解電線等工作。

家中生活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他不再像過去那樣脾氣暴躁,反而主動承擔家務,洗衣、擦地、照顧狗狗布希樣樣不落。太太感動地說:「他的脾氣改了八成,這就是慈濟、是上人的法,讓他變了一個人。」

  守護彼此 互為生命支柱
夫妻倆分工合作,洪玉雯在家中經營服飾店,陳明儒負責料理家務。兩人以實際行動照顧好生活,也照顧彼此的心,互為生命中的支柱。

環保站裡,陳明儒時常抱著曾孫,笑容慈愛。他說:「我們是第四代了,生活再苦,也要堅持走對的路。」

而正是這樣的一份堅持與轉念,讓失去的傷痛昇華為助人的力量,也讓他在慈濟這條菩薩道上,不斷前行,步步踏實。

請看他的故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Kg1K-r2oc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