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新冠肺炎」(Long COVID),簡稱「長新冠」的症候群,通常在感染新冠肺炎後三個月內發生,影響持續至少兩個月。常見包括:呼吸道症狀、掉髮、紅疹、憂鬱、焦慮、失眠、心悸、胸痛,還有腦霧等神經認知功能後遺症。

花蓮慈濟醫院胸腔科張恩庭醫師說明,由於新冠病毒會侵犯全身細胞,宿主細胞產生免疫反應,引起器官或系統發炎,當急性期結束逐漸康復時,部分患者發炎反應並未完全消失,而是進入慢性的發炎狀態。

根據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呼吸醫學》一篇英國研究顯示,逾七成新冠肺炎確診者在出院後一年,仍未感覺到「完全康復」,且後遺症較嚴重者,體內發炎情形有加劇的現象。

感染輕症或是中重症者,都有可能出現後遺症。美國醫學會(AMA)指出,長新冠概分為三種類型,第一類是病毒直接造成的損傷,如肺部纖維化;第二類則是與長期住院有關的症狀,例如肌肉無力、體力衰退,第三類則是在康復後出現的症狀。

張恩庭醫師說,染疫康復後,臨床上確實有些人在日常活動中會感到比較喘、累,也會偶發咳嗽且感覺有痰;對於這類症狀,治療初期會先減少病人的發炎反應,後期以排痰為主,若狀況變好,則會朝向心肺功能的復健,請患者每天持續做有氧運動,至少三十分鐘,像是健走、太極拳都很適合。

至於飲食方面,臺中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沈煥庭醫師則提醒,盡量不要喝冷飲,避免造成支氣管收縮,加重咳嗽症狀。

除了生理病症之外,心理也難免承受壓力。花蓮慈濟醫院心理治療與諮商中心主任林喬祥醫師提到,染疫後康復的病人,不少會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注意力不集中、焦慮、憂鬱的症狀,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作息尚未調整回原先的狀態。

林喬祥表示,染疫治療或休養期間,大多是臥床休息,與過往的作息大不相同,因此康復後首要調整回規律的生活型態,學習用自己覺得舒服的方式放鬆,像是深呼吸、靜坐或是和好久不見的朋友聊天交流,這些都可以讓歷經染疫驚慌的情緒與壓力紓緩。

康復後的身心調整恢復需要時間。如果有持續影響生活的後遺症,健保署已推出「新冠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民眾可以查詢所在地區的醫院,是否有這類整合胸腔科、感染科、身心科、復健科和營養師等科別的染疫康復者整合門診,進一步請醫師診斷,再安排相關科別醫師會診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參考中醫、營養師的專業建議,讓確診後的自己、家人進行後續的調養,藉由運動、復健等方式恢復體能。疫後新生活,學習減輕染疫造成的影響,用更好的身心狀態走向康復之路。

撰文:廖哲民 攝影:蕭耀華
取材自慈濟月刊:網站桌機版閱讀線上電子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