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大家為了防疫戴上口罩,只看見兩隻眼睛,大多數人都會感覺,人和人之間的距離變得遙遠了,「因為我們沒辦法看到口罩背後的表情。」花蓮慈院小兒部住院醫師蕭宇超這麼說。加上要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去診間看病,也得坐在距醫師三尺之外!

蕭宇超以兒科加護病房為例,原本一天有兩次會客時間,後來減為一次,現在完全無法會客,他說,其實對醫護人員來講,會客是一個很重要解釋病情的時間,對病人與家屬而言,這也是很重要的親情時間,尤其對稚齡甚至才剛出生,需要身體接觸,才感覺安全的嬰兒,更是需要看到或被父母抱抱,對爸媽來說不也如此嗎?「也許對某些人來講,就才幾天沒看到孩子,可能沒什麼,但對孩子生病了的父母而言,短暫幾天分離是非常痛苦的事。」

蕭醫師是個大男生,但體會頗為深刻,這讓他想起前陣子在廣播聽到的一段話,「疫情除了拉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很容易讓心跟心的距離變得遙遠。」

一位媽媽送母奶給她剛出生沒多久就住加護病房的寶寶,護理師從門口把母奶接過去,媽媽突然跟蕭醫師說了一句話,「蕭醫師,你有沒有覺得,這就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媽媽站在門的這一頭,但卻沒法看到另一頭的孩子,蕭宇超當下聽到,鼻子酸酸的,「所以我們很多醫護人員都會主動跟爸媽說,你可以給我們手機,幫你拍幾張孩子的照片,有時候我們也會幫爸爸拿手機,跟小朋友做視訊。雖然很多孩子都插著氣管內管,或戴著呼吸器沒辦法講話,但那短暫幾分鐘透過螢幕的碰面,我相信對小朋友和爸媽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撫慰。」

台中慈院內科部主任宋育民也見證了一場人性之美。宋主任是新陳代謝專科醫師,在疫情初期,他們都非第一線人員,而是站在待命位置,在成立專責病房的第一時間,他率先徵求內科部醫師有誰自動請纓,過沒多久,陸陸續續不少人主動打電話給主任,說要報名,宋育民很感恩,立刻將這幾位排上第一個月輪值。接下來還要到傳出疫情的社區快篩,宋主任幽默的寫道:「汗水和膀胱之間要取得平衡,因為出汗或許可以忍受;可是如果膀胱脹得太滿,到時候沒去宣洩的話,可是很痛苦的,這兩個要好好選擇。」意思是「征途尚遠,身體要保重」。

很快的,大家爭先恐後搶著報名,好像這是人人必得參加的任務,讓主任感動,不管到國中國小或社區快打站,事前都要了解場地,做沙盤推演,細心佈局,才能讓施打過程順利,避免老人家等太久。

歷經SARS之役,這次新冠戰役不知會持續多久?疆界不知還要拉到多遠,但宋育民主任說,除了馳騁沙場的戰士,更需要運籌帷幄,鎮定又有經驗的指揮官,加上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的醫護人員,分工合作,維持這場持久戰。

繼續收到好文通知,邀您加入
  大愛行LINE社群  

👉 line.me/ti/g2/w99Ve-qmsUJP9qWUnUc3Hg?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