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十年時間努力圓夢 - 蕭月惠
2004 年的南亞海嘯,震驚全球,蕭月惠看到電視上受難者來不及逃難的畫面,眼淚直流,也發願要成為一位記錄者。蕭月惠請慈濟真善美志工柯德桂介紹錄影器材,柯德桂相勸:「剛入門就要買這些哦?會不會太衝動?花費很大耶!」
蕭月惠把錄影剪輯當成專業理念學習,毫不猶豫買了錄影機。只不過,買了不會用,又害怕亂動錄影機壞掉,於是,只要出班任務,志工就邀約蕭月惠一起學習。
錄影回來必須用電腦整理影帶,蕭月會又大手筆買了蘋果電腦。但是國中畢業的蕭月惠,能理解的英文不多,打開剪輯軟體,不知道要按哪一顆按鈕,她說:「那種難,是難在自己不會,拜託人家來教,人家講,我又聽不懂,真的很難過,自己也會有自卑感,但從沒有後悔買器材,只是在想,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學會?」
挫敗和自卑感,蕭月惠有時會默默掉淚,就不想再去工作室,柯德桂鼓勵她可以每天到工作室,在一旁看著志工們怎麼做。
蕭月惠開始以中文寫下英文的唸法,強記起來,時間久了就知道剪輯軟體按鍵上的英文字,所代表的意思,她慢慢覺得自己有點入門,只要有勤務,就跟在旁邊看,志工也會告訴她拍攝的主題、情境、角度的拍法及原因。
圖:參加完關懷獨老活動,蕭月惠(右)於用餐時間和志工寫紀錄單。
錄影回來學剪輯,蕭月惠漸漸發現:「對啦!有一些角度不太對,只要做筆記,就會愈來愈進步。」原以為只要學好錄影,承擔記錄慈濟大藏經的使命就行了,為什麼要受證成為慈濟委員?蕭月惠看到靜思語:「停在半路,比走到目的地還要辛苦」,覺得在說自己,因而決定參加培訓。
2010 年底,上完培訓課程即將受證,此時傳出先生在工作中意外落海往生。當時基隆區志工全力幫忙、關懷,讓他們一家感受到無比的溫暖。
只是,蕭月惠仍會不時想起先生對她的好,「當時在學錄影,經常在柯德桂家剪輯到晚上十二點才回家,先生不但沒有怪我,還問肚子餓不餓,買點心給我吃。」蕭月惠心裡好感恩先生的成就。
小時候生活貧困,蕭月惠國小畢業就開始工作,國中半工半讀,一輩子攢辛苦錢,省吃儉用過日子。苦過來的人,最知道窮的辛苦,她覺得至少自己三餐不用愁,所以願意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圖:培訓課程出班錄影時,蕭月惠專注看螢幕顯示的內容。
圖:訪視團隊志工為個案洗完澡後修剪頭髮,蕭月惠錄影留下珍貴的足跡。
去年 (2021 年) 捐一筆存了十年的辛苦錢圓滿榮董。歲末祝福感恩會上,靜思精舍師父為蕭月惠受證榮董掛佛珠時,她虔誠鞠躬說:「佛珠裡有上人的法相,上人一直在我的心,雖不是貼身弟子,而是貼心弟子。」
有心就不難,蕭月惠做到了,成為上人的貼心弟子。
取材/ 慈濟全球社區網
撰文/ 林佩臻
攝影/ 張泰元
- 喜歡7
- 難過0
- 懂了1
- 感動93
- 感恩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