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辰當時的病症,是脖子周圍有很多膨突點,還伴隨著高燒,後來診斷為淋巴性白血病,開始住院化療。」唐秉辰的媽媽,心疼地談著兒子 3 歲發病的那些日子,同年齡的孩子都在玩耍,他只能乖乖的待在病房裡,躺在病床上。

圖:媽媽林照卿最心疼秉辰的童年只能在病房中度過,病床上的空間就是他唯一的小天地。

「那時候還包著尿布,那麼小的年紀,站也站不穩,都關在我們住的健保病房,簾子拉起來,每天生活範圍就是那張病床。」整整三年,不斷進出醫院,小小的身軀承受折磨,媽媽不捨的說大人都心疼,秉辰卻異常勇敢,「打針也不會哭,抽血也不會哭,手抽不到,換腳(抽)也不會哭,就是緊緊抱著我。」

原本持續接受化療,卻兩次復發,直到 2015 年,由淋巴性白血病轉為骨髓性白血病,不得不進行移植。但因為基因配型與哥哥及母親都不合,移植醫院轉向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尋求配對,所幸配對後,獲得捐贈者同意,移植後兩個月,秉辰健康出院。

秉辰的媽媽林照卿,公婆早逝,原本在科技業上班的先生,又在她懷秉辰時突然中風,當時秉辰的哥哥才剛滿周歲,娘家的母親年紀大身體也不好,她一人挑起照顧全家的重擔。秉辰發病後,她沒有時間沮喪痛苦,也不敢在家人面前愁苦悲傷,只能在夜深人靜時,眼淚往肚裡吞。

在醫院看到許多病童離世的林照卿說,好在有洪嘉駿即時同意捐贈,移植過程非常順利,雖然有出現小排斥像是小腿掉皮屑等,但總算讓她的家得以完整,而且秉辰移植成功以來,健康的造血幹細胞,幫助他揮別了總是在病房的童年,終於能像一般的學齡兒童,正常成長。

圖:移植出院後,媽媽最開心的就是看到秉辰可以在陽光下奔跑,在戶外自由自在的玩耍,更高興兒子健康成長。

秉辰重生後,走出封閉的空間,可以大口呼吸醫院外的新鮮空氣,快樂地在草地上抓昆蟲,最重要的是可以去學校上課,認識很多同學。這分恩情,林照卿記在心裡,並在 2021 年 10 月的捐、受贈者相見歡典禮上,當面向救命恩人洪嘉駿說感恩。

捐贈者洪嘉駿,2005 年還在念大學時,路過大型量販店,正好有骨髓捐贈驗血宣導活動,但都沒有人填寫,他心想自己都會固定捐血,就進去驗血建檔,因為「這是救人的好事」。

兩年後,洪嘉駿被通知配對成功,當時他入伍當兵,病人後來改用其他療法所以不需要他的捐贈。沒想到在 2015 年,第二次收到配對成功通知,他覺得自己也太幸運了,毫不猶豫答應捐贈。

為了捐贈,洪嘉駿做了一些生活習慣上的改變。因為收到配對成功的通知時,他的血壓偏高,於是開始調整生活作息,原本只愛吃肉,也開始攝取大量蔬果,均衡飲食,就是要讓身體保持在最佳狀態。從施打白血球生長激素到捐贈造血幹細胞,身為工程師專案經理的他,更是排除萬難積極配合。

此外,洪嘉駿與太太吳佳蓁婚後,太太未能順利懷孕,2015 年正是他們在進行不孕症療程的期間,接獲配對通知,生子計畫立刻轉彎,夫妻倆毫不猶豫暫停療程去救人。

圖:洪嘉駿一家四口和樂融融。

「大兒子是在捐贈後出生,自然的,雖然本來也有在做不孕治療,但剛好要出差,就暫停做人工受孕,沒想到就懷上老大了。」這樣的善循環,回饋到洪嘉駿自己身上。

完成捐贈後,妻子自然受孕,夫妻倆現在擁有兩個孩子,也更能感受受贈者媽媽的心情。因此孩子出生後,幫孩子存了臍帶血及幹細胞,把助人的善念一直傳承下去。

當初的孩子,已長成健康的青少年,唐秉辰和洪嘉駿更結下髓緣之愛,讓幼小生命不致夭折,得以成長,也拯救了一個家庭免於破碎。

取材/ 人醫心傳 (2022 / 01) 
撰文/ 陳清香、劉蓁蓁
照片提供 / 林照卿、吳佳蓁
photo credit by Gettylmages

繼續收到好文通知,邀您加入
  大愛行LINE社群  

👉 line.me/ti/g2/w99Ve-qmsUJP9qWUnUc3Hg?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