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十二月初八,是佛陀成道日,這是紀念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悟成佛的節日。為紀念此事,全球佛教徒效法牧女乳糜供佛的典故,這一天以米及果物煮粥供佛,所以又稱為臘八節,精舍道場早課念誦《楞嚴咒》。」

靜思精舍德劭師父在志工早會一開始,追溯「臘八節」的源頭,也提到靜思精舍早期早課誦《楞嚴咒》、《大悲懺》,慈濟立宗之後課誦《法華經序》及《無量義經》,初一、十五仍持誦《楞嚴咒》,拜願、繞佛、禮祖;過年及周年慶期間,會禮拜整部《法華經》。

慈濟為什麼要禮拜《法華經》? 德劭師父說,這要溯源到證嚴上人最初接觸到《妙法蓮華經》的因緣。

「有一陣子,上人身體不好在慈雲寺靜養,當時有一位信眾跟修道法師說,他發現有人拿出來賣的冊子中,有一部《法華經》,很舊了,有一點破破的,把它買來放在寺裡好嗎?上人聽到後,不知為何內心很歡喜:『我買,讓我買。』

雖然不知道這一部經的樣貌,上人一聽到《法華經》,打從內心起了歡喜,決定請回來。」這是證嚴上人與《妙法蓮華經》的第一次接觸,也成為影響上人思想、行止,最重要的一部經典。

上人在《淨因三要》裡開示,《法華經》上承華嚴的精神,下能引導楞嚴的經點,因此《法華經》是佛教的經王。法師又曾在「菩提心要」中也開示:般若經談「空」,阿含經談 「有」,法華經取其中道所談的就是就「菩薩道」。

德劭師父繼續說,上人早年在小木屋修行時,一字一拜《法華經》,字字為寶,至誠禮敬,將功德回向給父母親、陪伴他受盡辛苦的修道法師,以及許聰敏老居士護法的恩情。

證嚴上人接觸「法華三部經」-- 《無量義經》、《妙法蓮華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的因緣又是什麼?

德劭師父說,上人數十年前未出家時,曾在台東友人家中,看見一部日文版《法華經大講座》,從中初次接觸到《無量義經》。「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這十六個字,印在上人的腦海裡,從那時開始,上人心中一直在想,何時才能請到這部經回來,一直到出家後,透過一位佛教人士,從日本幫忙請了「法華三部經」。

證嚴上人以《無量義經》作為一生奉行的重要經典,每一句都適用於社會,能在生活中力行,濟度群生,對慈濟人來說也是修行「利他度己」最重要的精神依歸。

德劭師父強調,《法華經》是慈濟法源,道理很深奧,但是很契合菩薩入眾生群的理念;《無量義經》是慈濟人修行法門,最終要延續法脈慧命。「期待人人一起來做歡喜菩薩,心得法,法入心,行在菩薩道,一起來勇猛精進!」

德劭師父也邀請大眾,今年新春期間,一起虔誠禮拜《法華經》,全球連線,為世界祈福,祈願新年、心平安。

直播拜經:http://connect.tzuchi.im/dharma/


 

(德劭法師 志工早會開示)
2022/01/10
記錄 整理:慈泠
photo credit by Gettylmages

繼續收到好文通知,邀您加入
  大愛行LINE社群  

👉 line.me/ti/g2/w99Ve-qmsUJP9qWUnUc3Hg?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