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不平凡人生 - 簡棋煌
「證嚴上人給我最大的影響,就是『甘願做、歡喜受』。」年近八旬的簡棋煌,1990 年 8 月 23 日聽到上人呼籲重視環保的那一刻起,開始身體力行做環保,他也是南投草屯第一顆環保種子。
「我當下聽了就很有感覺,垃圾越來越多,我一定要走出來做,不然後代子孫會缺少資源。」於是,簡棋煌下班回家的途中,看到回收物就撿回來,放在住家對面,也就是妹妹的空房子裡。
有些志工看到簡棋煌有心做環保,便集資買了一部小貨車,他就利用晚上時間,開著車到街上繞,去撿資源回收。當時比較大宗的是紙類,他會先載去給收購的廠商,累積一個月後再把錢捐給慈濟,長期耕耘環保,一做就是 30 年。
當時草屯鎮公所清潔隊還沒開始做資源回收,草屯慈濟人也沒一起做環保,簡棋煌慢慢的帶動大家。在一次委員慈誠聯誼會時,他請人用毛筆字寫了一張單子,拿去影印後分給開會的人,單子的內容大概是:「每個月第四個周日要做環保」;大家也都同意了,就借用草屯鎮公所前的廣場,開始做環保。
「我當初是想,如果自己沒出來做,要拉人出來就很難,所以要以身作則帶頭做。」
圖:簡棋煌師兄 (前排左 2)。
在鎮公所前廣場做了 3 年多,雖然志工一定會把場地整理乾淨復原,但難免會留下汙漬。因此,1996 年 8 月改到現在草屯聯絡處旁的空地,那裡原是志工莊雪娥家的工廠,占地一千兩百坪。之後因故無法再繼續,因此在福元批發倉庫(現為寶島時代村)上班的志工廖棟財和御史里的一位環保志工,促成了在福元批發倉庫停車場,定點、定時回收分類的因緣。
「賣場的停車場很大,不會影響到購物客人的停車。」簡棋煌說,慈濟志工從 1997 年 1 月開始,利用每個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在這裡做環保,10 年後,草屯聯絡處正式成立,環保站才移回自己的「家」。
但人生無常,2003 年初罹患帕金森氏症的太太發病,左腳行動不便,之後更每況愈下。因子女都在外地,因此,幫太太洗澡、張羅三餐,以及每周一次到大林慈濟醫院做復健等重擔,全落在他的身上。
人生重大考驗來襲,並沒有擊倒簡棋煌繼續做慈濟的信心。當他出門做環保時,一定帶著太太出門。一邊照顧太太,一邊做自己最愛的慈濟事,心中沒有抱怨、沒有責備,靜靜地過著一天又一天。
當旁人問起:「你這樣不會累嗎?」他只是說:「不會,因為這都是我應該做的。」太太在 2006 年 5 月往生前,簡棋煌更為太太圓滿了榮董,這也是讓自己最感欣慰的一件事。
2016年,簡棋煌因為攝護腺腫大,到臺中慈濟醫院開刀;2020 年,兩眼罹患白內障也先後手術,所幸術後復原得很好。年近八旬的他,最開心的莫過於可以繼續開車載回收物。他掩不住內心的喜悅:「監理站規定,滿 75 歲以上,每 3 年要檢驗一次身體狀況,還好我兩隻眼睛白內障都開好了,視力都是 0.8,所以有領到駕照。」
現在,簡棋煌還是會在周五開車到南埔環保站,載運分類好的回收物到草屯聯絡處的環保站存放。
「不論做環保、做慈濟,我都是越做越歡喜!」儘管年事已高,簡棋煌默默地走在他選擇的慈濟道路上,他說:「上人給我最大的影響,就是甘願做、歡喜受,在環保這個區塊,我希望自己能繼續不間斷,做,就對了!」
沒有名嘴的妙語如珠,簡棋煌只是老老實實地說他所做;沒有名人的亮麗光環,他只是踏踏實實的日復一日。跟大多數人的人生一樣,讀書、工作、結婚、生子、退休;一樣遇到生老病死,只是在生命轉折處,簡棋煌把握住好因緣,憑藉自己的雙手做出利他的志業。這位平凡的小人物,用雙腳走出他不平凡的人生。
取材/ 慈濟全球社區網
撰文/ 簡文娜、魏玉縣
攝影/ 李容珠、魏玉縣
- 喜歡1
- 難過0
- 懂了0
- 感動35
- 感恩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