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的光芒
慈濟走過 55 年,證嚴上人形容慈濟人 50 多年來,就像螢火蟲在黑暗世間發出微弱光芒,螢火蟲的數量越多,讓人看見一片閃亮螢光,苦難人只要看見身穿「藍天白雲」制服的慈濟隊伍,就知道得救了,既安心又歡喜。
靜思精舍德瑼師父說,苦難人所求不多,只要我們願意付出一點點愛,他們都會很滿足。給予飢餓的人一頓飯,給予受病苦的人一碗湯藥,他們接收到關懷,一定會生起濃厚的感恩心,「就像印尼蘇霏安,因為有了慈濟人的愛,在面對病苦的路上,勇氣倍增!」
2004 年 2 月,慈濟人醫會在印尼義診,發現 15 歲的蘇霏安,因右眼球下增生的巨型腫瘤,將眼球排擠外凸,右眼瞼多年未闔;飽受風沙的眼球,已增生薄膜,有失明的可能。在慈濟印尼分會志工協助下,兩個月後,蘇霏安跟爸爸前往花蓮慈濟醫院進行手術。
德瑼師父說,從手術治療、學習、到做任何事,慈濟人一直鼓勵與幫助蘇霏安,直到現在還是陪伴關懷著,所以上人和慈濟對他的好,永遠銘記於心。
今年 34 歲的蘇霏安,2018 年 2 月大學畢業後,就在金卡蓮慈濟大愛一村,創辦專為視障人士授課的電腦課程補習班,命名為「希望之燈」,期待把自己所學和經驗,透過這間補習班,幫助視障人士學習技能。
「另一個案是越南的黃清俊醫師,透過慈濟,他也從手心向上轉為手心向下,從求人轉為助人。」
德瑼師父指出,黃清俊在貧困的越南鄉下成長,努力追求夢想,不到 30 歲就成為當地腦神經外科醫師,只是人生無常,他被驗出罹患血癌,瞬間從醫師的角色,變成依賴他人的病患。
跨海來台接受骨髓移植時,慈濟師兄師姊一直陪伴在他身邊,如家屬般的溫馨,讓他覺得人生有了希望。從醫師變成病人,再重回醫師的角色,黃清俊的醫者之路使命更深,他也將生命的眼光,延伸向更多和他一樣需要救助的人。
德瑼師父強調,地球雖然遼闊,苦難的人也很多,只要我們發心立願,人間菩薩招生,多一些菩薩出現在人間,就能幫助更多苦難人。
「但慈濟做久了,也可能會忽略一些事啊!」瑼師父特別分享佛典故事,希望人人自問自己是點燈還是點心燈……
日本一間古寺,有一位比丘尼年紀大了,一直期待他的法有人傳續。幾年後,這位老師父覺得身體不太好,就把年輕的比丘尼叫來,對他說:「我知道時日不多了,你要趕緊用心,要記得日日點起一盞燈來。」
他一直記在心中,點燈供佛,一段時間後,老師父突然往生了。這位年輕的比丘尼依照師父對他說的,日日點起一盞燈。年月不斷過去,他不斷點燈,從佛前一直點到寺外。
時光過得很快,一轉眼 50 年過去,他的身體慢慢衰邁,有一天,同樣把幾位弟子叫來,對他們說:「你們知道我為什麼每天都點一盞燈?」
「不知道,是不是很虔誠供佛?」
「是虔誠供佛,我的師父交代我每天都要點燈,我也以為是虔誠供佛,但是我年紀大了,我常常在思考,到底我修行是為了什麼?只是每天供一盞燈嗎?只是每天用虔誠的心拜佛,這樣而已嗎?到底對我的修行有什麼利益?對村內的大眾有什麼利益?我想到我的師父,叫我要日日點起心燈,我只是去點有形的燈,沒有真正點起我的心燈。」
老師父慨嘆:「50 多年的時間,點了這些有形的燈,我若是一口氣離開了,燈還是熄滅了,外面的燈還沒熄滅以前,我內心的這盞燈還沒有亮起。」 最後往生了。
德瑼師父強調,這則佛典故事在提醒我們做慈濟的時候,要反觀自照,想想自己的心,是不是清淨的,還是做慈濟,越做越煩惱?如果越做越煩惱,就會像古寺的師父一樣,只是點燃外面有形的燈,忘記把自己的心燈點燃起來。
「修行最重要的是點亮自己的心燈。」德瑼師父與大家共勉!
(德瑼法師 志工早會開示)
20211117
記錄 整理:慈泠
- 喜歡3
- 難過0
- 懂了12
- 感動39
- 感恩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