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念種子的力量
證嚴上人總是叮嚀弟子莫忘竹筒歲月,不要輕視五毛錢點滴的愛,55 年來,慈濟大愛才能在世界各暗角傳遞溫暖。
靜思精舍德恭師父在志工早會,分享上人推展慈濟的三念心,「我們要將這三念種子刻入心版,讓自己的信心毅力勇氣,如泉水般源源不絕,不斷精進往前,將菩薩道擴大拉長。」
德恭師父說,第一念種子落入上人的心,那時的上人才 21 歲,但已經在思考「生從哪裡來,死往何處去?」也開啟他探索生命的契機。面對人生無常,上人用寧靜的心拜《梁皇寶懺》,短短七天體會到一切唯心造,是因緣果報讓我們受盡苦難折磨。上人也體會到「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不管好的、壞的行為,就如種子一樣,一粒粒藏在自己的八識田中,隨著生生世世、來來去去。
德恭師父指出,台灣剛光復的年代,社會動蕩不安,民眾生活普遍貧窮,物資十分匱乏,曾有一段時間依賴美援麵粉、奶粉等濟助度日。上人看到領取美援的景象,心中的念頭是「能幫助別人的感覺真好」;上人創建慈濟世界、立體琉璃同心圓,曾說要自利利他、互相幫助、互為貴人,「上人體解道理,帶領弟子身體力行道理,行菩薩道就是為了要成佛,而成佛之前要先結好人緣,這就是一個法門。」
德恭師父也回想起自己和慈濟的因緣。「我的爸爸、媽媽雖然是慈濟人,可是當時因緣還沒成熟,我只知道造血幹細胞捐贈,因為跟自己工作有關,直到有一天看到慈濟月刊的上人『三願』……」
第一願「不求身體健康」,「我看了就一直點頭。因為我學的是食品營養,也學過一些醫學,覺得上人說的沒錯,身體怎麼可能一直保持健康?『只能求精神敏銳』,如同上人一樣,年齡這麼大了,依然勇猛精進,比我們任何一個人還要強,就是因為願力。」
第二願是「不求事事如意」。「對呀,怎麼可能事事如意!俗話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所以哪一件事情是自己可以做得到的?是『毅力跟勇氣』。」
人隨著年齡增長,責任不可能減輕,所以第三願是「不求減輕責任,只求增加力量」,就像上人扛起天下的米籮,也只能增加力量。
德恭師父又說,當時對證嚴上人、對慈濟都不了解,只覺得這個道理真好,單純一個念頭看到人就說,公司開完會又把這三句話提出來。
「妳是在做慈濟嗎?」同事都在問。
「其實我當時也不太了解。但是上人說過,如果我們做慈濟,做到讓人覺得你是慈濟人,有困難就來找你,那就是我們身體中的慈濟細胞,已經讓它發光發亮了。所以,我們聽了上人的法,如果看到哪一句話是好的,就可以利用科技傳出去,我們就可以改變人心,或許也可以幫助到對方。」
證嚴上人的第二念種子,提到了什麼才是最幸福。追求真正的幸福,是上人在年輕時代就提出疑問,而且也找到了答案:「為人類付出的人,就是最幸福的人。」
「世間認為幸福的定義,是有權與有錢,掌握了權或錢,會是最幸福嗎?」德恭師父說,人的欲望總是有一缺九,不斷追求銀行存簿中的「0」,希望越多越好。
「中國字加台灣音,也很奇妙,『兆』加『辵』就是『逃』,就等於『走』(台語)。現在新冠疫情下,我們要戴著口罩『逃』,這輩子逃之夭夭,這輩子逃完了,下輩子如果不覺悟又要逃,生生世世一直在逃,可不可以不要再逃了?」
證嚴上人在桃園溫馨座談中提到多明尼加,想到了垃圾山:「他們可以脫離這些垃圾山的環境嗎?一念偏差,被業力拖著走;業重,重如須彌山,所以逃不走。」
下輩子會到哪裡去呢?德恭師父說:「陳竹琪師姊分享時提到,因風災關係,她有因緣去多明尼加看到垃圾山,聞到很臭的味道。當車子將垃圾倒出來的時候,所有人蜂擁而上,去撿可以用的、可以吃的。一個孩子拿到一個發霉的麵包,不加思索就吃了下去。
美國師姊看到那邊孩子沒有衣服穿,不只跟人搶食,還要跟動物搶食,地上有一灘水,不只人要喝,動物也要喝。我們的慈濟人凝聚所有人愛心,就地取材,在那邊蓋了一所學校,幫助他們逃出這座垃圾山。現在這些孩子長大,也很有成就,有的在學校擔任夜間部校長。所以我們要好好思考一下,將來我們會生到哪裡去?會不會也在垃圾山?」
德恭師父進一步說,新竹歲末祝福的時候,那時海地正在發放,上人問大家,「我們吃米粉的時候,腦海想到的是什麼?」上人說,他吃著米粉,腦海中想的是「米」,因為米粉是米做的;還有海地的人有飯吃嗎?是只能飽餐一頓,或是可以飽餐比較久?
德恭師父慨嘆:「我們吃米粉,腦海中想到的可能是『好不好吃?』或者是『要不要再來一碗?』一念同體大悲的心,真的很不足,我們以後吃飯的時候,端起飯碗來,要好好的思考,這些飯來之不易,而且有很多人沒得吃,可以『八分飽,兩分助人好』,只要省下兩分,十億面臨飢餓的人口,就可以不用再挨餓了。」
證嚴上人的第三念種子經過了 55 年,在上人帶領下每個人都做出了人生價值,就是無所求付出。
德恭師父說,「上人早期開示的時候,『妙法』兩個字就說了四個月沒說完。所以上人認為佛法若是一個人說、很多人來聽,這是沒有辦法體會的,唯有我來做,你也來做,大家一起來體會。」
如同上人早期親自帶領委員進行訪視,到現在各地慈濟人,都自己可以帶著當地菩薩,進行人間菩薩大招生,讓更多人投入慈濟。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最重要的就是「勤」字。
人間菩薩道就是延續過去還要再傳於未來。「上人現在每天都要面對三張地圖,行腳在外也不例外。台灣是慈濟的發祥地,如火金姑一樣飛滿天下,讓每個地方都能接觸到慈濟,慈濟在哪裡就會有哪裡的苦難人得救,千處祈求千處現,一大群螢火蟲也可以讓娑婆世界亮起來。」
證嚴上人現在最大的心願,希望人人加強力量,讓每一個地方都布滿慈濟人,一起救拔苦難蒼生。
(德恭法師 志工早會開示)
20211115
記錄:魏玉縣
整理:慈泠
攝影:梁榮為、朱台柏、陳月女
看更多👉證嚴法師法音集 三念種子-推展慈濟的初發心
- 喜歡4
- 難過1
- 懂了7
- 感動32
- 感恩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