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善良是利他的展現,最後會迴向自己。」靜思精舍德澡師父在志工早會上分享兩個小故事。

德澡師父先以一篇網路文章開場:「不論你幫助誰,都幫助到自己,也就是證嚴上人一再強調的慈悲利他精神。」

文章內容是這樣的,撒哈拉沙漠又被稱為死亡之海,進入沙漠的人,最後都是有去無回,可是在 1814 年有一支考古團隊,打破了這個死亡魔咒。為什麼他們可以安全回家,而不是變成荒漠中的骸骨?

德澡師父細細說明:「當時,荒漠中到處可見往生者的骸骨,隊長非常慈悲,要大家在高地挖洞,把骸骨埋起來,還用樹枝或石塊為他們立下墓碑。但是沙漠中骸骨太多了,掩埋工作花了他們很多時間。」

有隊員埋怨:「我們是來考古的,不是來收屍的。」隊長總慈悲地說:「每一堆白骨,都曾是我們的同行,怎忍心讓他們陳屍荒野?」

一個星期後,考古隊發現了寶貴遺跡與古物,足以震驚世界!就在回程時,突然颳起風暴,幾天幾夜不見天日,指南針也失靈了,他們完全迷失方向,食物和水都漸漸匱乏。

這時,隊長要大家不要絕望,不要灰心,「我們來的時候路上都留下了路標。」大家沿著來時一路掩埋骸骨樹起的墓碑,為自己找到回家的路。

回到家鄉,記者問:「你們是怎麼達成任務的?因為這是第一次有考古團隊打破死亡魔咒。」「因為我們的善良和慈悲,為自己留下了路標。」

德澡師父有感而發:「在個人修行上,證嚴上人以《四十二章經》教導弟子,不論我們對別人做了什麼,真正接收的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所以一定要利用現在的生命,做利人利己的事。」

另一個是發生在上星期的真實故事 -- 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以個人名義捐贈慈濟疫苗 5 億元。

有人問童子賢:「為什麼要捐 5 億?這是一筆很大的數目啊!」他低調的回答:「這是集體免疫,你安全,我就安全。」上人當面讚歎童先生:「這個捨,就是大智慧,有捨就有得。唯有別人好,自己才會更好。」

德澡師父表示,人人對社會不冷漠,所以能善良共好,「善良共好就像是個安全罩,也是一層保護膜,我們的行善造福最後都會回向給自己,所以台灣重業輕受。」

德澡師父進一步說,只要心中無私無欲,便不會被外境干擾。若受外境迷惑該如何對應才恰當?他引上人在《藥草喻品》中舉出的例子:

「走路的時候,臉上忽然沾到蜘蛛絲,會讓人感覺不舒服,反射性會用手揮掉,這種微細、快速的反應就是煩惱。外面的境界如果入心的時候,這一念,是要善念或者惡念呢?」

上人教導弟子要改善境界,不要讓別人也受境界苦惱,「這個地方這麼多蜘蛛絲,我被蒙到了,不要再讓別人蒙到,趕快把環境打掃乾淨,讓別人不受這些蜘蛛絲的干擾。」德澡師父認為,這就是善念,「因為善念,可以讓我們遠離無明網,也就不會起煩惱。」

德澡師父強調,現在很多國家還陷在疾疫的無明網中,要怎麼抽離?上人耳提面命:有善有福,福氣可以撥開許多災難,「這一股氣就像一層保護膜,只要多造福,就多一分的平安。」

「『全球共善‧救拔苦難』專案經費只有一半,需要更多人一起發大心、立大願,小小的錢也可以行大善,只要人人多造福,世間就多一分平安。」德澡師父與大家共勉。

(德澡法師 志工早會開示)
20211103
記錄:吳碧華
整理:慈泠 

繼續收到好文通知,邀您加入
  大愛行LINE社群  

👉 line.me/ti/g2/w99Ve-qmsUJP9qWUnUc3Hg?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