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心妄動的時候,充滿煩惱,只要時時修練自己,終能達到靜寂清澄的境界,就是幸福的人生。

你幸福嗎?靜思精舍德瑋師父認為的幸福是:「愈是付出,愈覺得幸福。而且慈濟人不說『辛苦』,都說『幸福』。幸福兩字是從辛苦兩字轉換過來,這也是慈濟的『法門』之一。」

德瑋師父接著說,「辛」轉成「幸」,字形相近;「苦」轉成「福」,聲音相近,可是字形意義並不同,一致性是在那「一念間」-- 一念覺,「辛苦」轉為「幸福」;一念不覺,辛苦還是辛苦,甚至幸福也轉為辛苦。

「說到辛苦,誰最辛苦?上人最辛苦啊!」德瑋師父回溯了慈濟過往歲月。

「上人剛開始做慈善工作時,要親自拜訪貧戶,即使身體不好,也要南北奔波訪貧;之後看到『因病而貧』的根源,在沒錢、沒人的狀況下,開始著手籌建醫院,這個階段也是上人身體最辛苦的時候。」

德瑋師父又說,全球現在都有慈濟人,以自力更生方式,就地取材援助需要幫助的人,也進行跨國賑災。一天之中,慈濟人在空中飛來飛去,上人為弟子的安危擔心不已,這分心靈上的負擔,已經遠遠超過身體的辛苦。

「可是,上人把『辛苦』轉為『幸福』,這是因為他有一群弟子,共同為苦難眾生努力,每個人也都知道上人要做什麼,都知道下一步要怎麼做。海外弟子,只要聽到上人一句話便拳拳服膺,照顧當地所有苦難眾生。」德瑋師父讚歎,他們都不會喊辛苦,總說幸福,因為辛苦的是身體,幸福的卻是心靈,「心靈幸福了,身體也跟著幸福了。」

德瑋師父話鋒一轉,以前提得起菜籃、有權利支配金錢的女人叫幸福,上人的體悟卻是:「女人不單單只為一個家庭付出,應該也可以和男人一樣,承擔起社會責任,把參與社會的悲懷,推廣到整個人類,將每個人『愛家』的心,推廣到愛社會、愛眾生,這樣才是真正的幸福!」

慈濟從 1991 年起連續 8 年,舉辦 130 多場「幸福人生講座」,德瑋師父強調,上人的法語,淺顯中蘊含深刻哲理,就像浮動心靈的一帖良藥,每場講座吸引上萬人聆聽。

「尤其慈濟委員說著自己的生活故事,幽默又發人深省,廣受各地民眾喜愛,有很大的影響力,慈濟清流也從點、線、面,不斷擴展到全台各角落。」

什麼樣的人最幸福?上人說:「人生苦,在於心;心門若不開,就不會快樂,不快樂的人無法幸福。要保持幸福的人生,必須保持『歡喜心』,不要動不動就發怒;培養柔和的聲音,培養好的形象態度,隨時掛著慈悲的微笑,講話的態度要注意柔和善順。」

德瑋師父殷切叮嚀,慈濟是一個務實、力行的團體,所有慈濟人都是最佳代言人,上人期許要正信正念,說正法、傳正法,每個人才能擁有幸福的人生。

「即便現在有疫情,還是要說法、傳法,不因戴口罩而受限,上人一再強調要戒殺茹素、愛護眾生,與眾生結好緣,才不會讓惡因惡緣,潛入我們的生命意識裡。」 

(德瑋法師 志工早會開示)
20210826
記錄:李如玉
整理:慈泠

繼續收到好文通知,邀您加入
  大愛行LINE社群  

👉 line.me/ti/g2/w99Ve-qmsUJP9qWUnUc3Hg?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