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威是缺乏水源的內陸國家,要走一段很長的路,才能取到水。靜思精舍德璒師父以穆扎拉巴尼區居民為例,要到乾淨安全的井口取水,就要走上 7 到 12 公里,孩子們取完水後,還要再走 4 到 5 公里才能到學校。

「慈濟人看了心疼,開始投入鑽井工程,已經修復 69 口井,也新建 34 口井,更持續與當地機構、社區合作,希望增加更多乾淨的水源。」

德璒師父進一步讚歎,因為有許多本土志工投入,才有辦法完成艱難的工作,例如 27 歲的米爾頓,負責固定鐵鍊與水管的位置,可以站在梯子上工作超過 10 小時,不喊一聲苦。另外,辛巴威第一批受證的本土志工惟肯,在目睹郊區孩童為了取水而遇到挑戰後,就決定化焦慮為行動,幫大家找水。

乾旱缺水也影響到農業。馬古塔社區居民迫於無奈,只能吃白蟻活命,不只自己吃也會拿去兜售,一桶可換 100 元辛巴威幣 ( 約 7 元新台幣)。慈濟志工不捨當地人的處境,也謹記上人推動人人茹素,從雨季一開始,馬上拜訪村民,鼓勵大家投入農耕。

圖:用心用愛耕耘下, 玉米田開始收成了!

恰巧政府也在推動農耕計畫,志工協助 600 戶村民,得到政府援助的農耕器具和種子,大家極投入農耕。

德璒師父感到欣慰,在慈濟人循循善誘下,大部分村民都已轉成農耕,收入不減反增。從前一桶白蟻能換得 100 元辛巴威幣,如今一桶穀類卻可以換得 400 到 500 元,是原本收入的 4、5 倍。居民更加相信靠著農耕、素食,才是正確的方向,減少殺業種善因。

這次成功經驗,誕生了一個社區農場,慈濟志工開始擴大推動。「不過,傑卡社區是人口密集地區,家家戶戶只有非常小的自家農地,當地一所學校得知慈濟人在社區的貢獻,主動出讓學校後院空地,讓慈濟人投入農耕。」

社區農場從少數志工和村民開始,到後期增加到有 91 戶家庭投入,志工開始尋找更大的農地,希望邀約更多人一起參與社區農耕。在疫情籠罩的這一年,大家努力耕作,做到自我紓困,也幫助了社區苦難人。

芥菜

菠菜

胡蘿蔔

大災難啟動大悲心,德璒師父更分享一個轉葷為素的故事……

「杜格拉斯在一場意外中,失去一條腿,在這之前,他擁有一個三千隻雞的養雞場,在失去腳後回到社區,面對的卻是大家的歧視。慈濟人不離不棄,陪伴關懷更提供生活費,讓一家人度過難關,這段過程中,志工也鼓勵茹素。」

杜格拉斯接觸佛法,了解如今所報,是因為過往造作太多殺業,轉而栽培菇類,也邀約七位村民一同加入,大家靠著這份工作,也都有了固定收入。

證嚴上人聽了弟子在辛巴威,濟助貧困的過程,殷殷勤勉:「天降大任於斯人,這個斯人不是個人,而是每一個慈濟人。人人是粒粒種子,帶動更多人,就能讓更多人的生活得到改善。」

德璒師父強調,這就是上人的心願,要用愛來翻轉非洲貧困的命運,引領非洲走向不同的格局。


(德璒法師 志工早會開示)
20210611
記錄 整理:慈泠

繼續收到好文通知,邀您加入
  大愛行LINE社群  

👉 line.me/ti/g2/w99Ve-qmsUJP9qWUnUc3Hg?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