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變種病毒難纏,不只台灣,短時間內,在全世界,疫情很難看到盡頭。全台身處第一線的各級醫院加強戒備,醫護人員尤其辛苦,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說,慈濟七家醫院,其中規模較大的四間分布北、中、南、東,平日都有相當的服務量,但現在都縮減一般服務量體,包括門診,挪動大量人力投入如同戰時的防疫醫療任務。

位在「一級戰區」新北市新店的台北慈院目前已加開病房,一般加護病房沒有特殊隔離,採開放式,而今為了防疫,要在最短時間內容納大量需要呼吸器的病人,而且防護要升級,不到一個星期,慈院就完成了這項工作。至於一般病房可容納四五十人,即使政府以「確診者無須擔心交叉感染」,容許一房兩人,但為著安全,慈院還是維持確診者一人一房。

隨著病房調整,動線得重新布置,照顧者、清潔人員都要一一妥當安排,不能稍有差池,以免造成院內感染。

即便遠在東部南部的花蓮與大林慈院,疫情稍緩,但隨時做好準備,不管收治當地病人或北病南送,照樣承擔,目前四院共收治近兩百名確診者。當中不乏獨居、弱勢或婦兒等,找不到適當院所都來慈院,有的是祖孫倆,祖母確診孫女怎麼辦?有的先生確診,懷孕的太太就一起來,慈濟醫院總扮演最後陪伴的角色,在疫情中突顯慈悲的能量。

凡各醫療院所或社區有需要,慈院不吝提供協助,台北慈院就剛剛接下一間防疫旅館轉做輕症隔離場所;醫療專業加上特殊專長的志工合組團隊,建置三十處臨時篩檢站,像台南新化體育運動公園的戶外篩檢組合屋,在大雨中搶建,跟病毒擴散的速度賽跑。

2020 年初,新冠疫情在台灣發生後,慈濟基金會立刻成立指揮中心,每天與全球志工開會討論,初期以中國大陸和歐洲為主,在當地採購防疫物資,幫助情況最嚴重的國家與地區。當時慈濟基金會也在本土台灣因應第一線與隔離者需要,並且做政府的後勤補給,全台去年一年贈送 23 縣市、157 個機構共 47 萬件防疫品項。

今年五月中,當雙北進入第三級防護警戒,慈濟基金會加大力道展開五個計劃,至今贈送近 96 萬件防疫物資,包括因行動限制或取得生活物資不易的低收入戶,花蓮靜思精舍在暫停活動,沒有志工支援下,動員職工,打包一個月生活所需物資包。

學校停課了,學生在家遠距上課,但偏鄉弱勢家庭的孩子無法有效上線學習,因此慈濟與教育部合作,電訪四千多個孩子,採購筆電、4G分享器,讓學習不中斷。

圖說:針對第一線執勤的警消人員,慈濟補充防疫配備。

站在社區防疫第一線的是警消人員,防疫配備缺乏,慈濟志工親眼所見他們層層穿戴了九樣衣物,辛苦看得到,慈警會志工跟著一起奔波,把關懷和物資送到前線。


圖說:慈濟提供弱勢安心生活箱,或是防疫第一線人員營養食品,由靜思精舍法師、基金會職工整理
圖說:針對第一線執勤的警消人員,慈濟補充防疫配備。

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說,目前還繼續馳援中的物資共十多個品項,包括採購五百台制氧機,幫助中度確診者緩解症狀,三十台重症插管式呼吸器,協助採購慈大與中央研究院已合作一段時間的快篩試劑等,證嚴法師說,只要疫情沒有減緩,慈濟防疫援助不會中止。

照片來源:慈濟基金會提供

繼續收到好文通知,邀您加入
  大愛行LINE社群  

👉 line.me/ti/g2/w99Ve-qmsUJP9qWUnUc3Hg?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