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慈善最大特色,是由志工組成訪視團隊,去關懷「弱勢處境」的個案。

志工走進個案家庭時,不只關懷被提報的對象,他的家裏有多少人?每個人的需求是什麼?可以如何幫忙?訪視小組會對「整個家庭」進行評估,提供教育、醫療、急難救助等等適當的幫助。

慈濟基金會慈善志業發展處東區社工組長邱妙儒說,每個月至少訪視複查一次,關懷的時間,可能是短短幾週,也可能持續數年。不論是獨居長輩、單親、受暴婦女或是因病而貧的家庭,在實際訪視後判斷「需要關懷或陪伴」,就會展開「全人、全家、全程」的協助,期盼個案家庭,能度過困境並自立。

個案家庭中,也常有因為經濟不許可,必須中斷學業的孩子,慈濟特別成立「新芽獎學金」,以孝悌、特殊表現、全勤等獎項來鼓勵孩子,勉勵他們不要放棄學習,未來才有機會脫離「弱勢」的惡性循環。

邱妙儒強調,慈善結合教育,還能降低可能衍生的社會問題與成本。

從小跟在母親身邊跟著做慈濟的邱妙儒,對助人的工作有很大興趣,大學畢業後陸續待過社會局及慈善團體,17 年前回到靜思精舍當志工,發現慈善工作需要更多人投入,便從志工轉成職工到現在。

1992 年,慈濟基金會聘用第一位有專業學歷的社工人員前,慈濟慈善行動都由志工與靜思精舍常住法師進行。隨著幫助的對象增多、個案的複雜度不同,志工不僅在前端關懷陪伴,持續追蹤與記錄等行政工作也日漸繁多,專業社工員開始加入並輔助志工。

慈濟志工遍布在臺灣各社區,如果將每一位志工連結起來,就像形成一張非正式的「安全網」,愈多慈濟人在社區,這張網就愈緊密安全。政府推動的社會安全網,是以連結公私立正式部門服務的通報平臺為主,當社區有人發生困難,都可以更快地在慈濟人組成的「網」上,獲得幫助與支持,補足政府資源未到位前的援助。

邱妙儒說,現代人的弱勢不再單純是「經濟」因素,愈來愈多人有人際適應等身心問題,這也是志工付出更多心力的部分。「在臺灣,定期陪伴的居家關懷個案,還高過有經濟補助的長期濟助戶。」

55 年來,「慈善助人、濟弱扶貧」是慈濟不變的核心理念。不論是否具有專業背景,志工們更重視「是否幫助到需要的人」,也因為有這群無私奉獻的志工,慈濟慈善預防了更多家庭,陷入更苦的困境。

口述/邱妙儒(慈濟基金會慈善志業發展處東區社工組組長)
整理/陳麗安
取材/慈濟月刊 (2021/05) 
攝影/黃筱哲

繼續收到好文通知,邀您加入
  大愛行LINE社群  

👉 line.me/ti/g2/w99Ve-qmsUJP9qWUnUc3Hg?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