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發展的資訊界實業家廖威博,2014 年回到臺灣花蓮參加實業家靜思生活營,在講經堂圓緣時,證嚴上人請他上台分享。依著這份殊勝因緣,他找到了人生的導師,也找到了未來人生的方向。

「現在我在這裡,就是因為那時在臺上的這一句話,我做我所說。」現任慈濟醫療法人資訊顧問,廖威博從 2016 年開始參與慈濟醫療志業的資訊系統提升專案。

上人對他說,醫療資訊也好,四大志業體的資訊也好,希望都能做升級,讓資訊系統跟得上時代的進步。當時他就在講臺上發了願:「如果上人有需要,我就願意盡力來協助。」

他發現,許多疾病症狀非常類似,但致病原因大不相同,如果能將症狀彙整,透過大數據平臺整合各種公開的線上資訊、醫院的病歷資訊,加上醫療教科書與藥典內容等,再運用疾病分類的編碼,透過人工智慧推理引擎與搜尋引擎的分析,在醫師做疾病診斷時提供可能病症的建議,會讓疾病的判讀更加快速與正確。

「這正是慈濟四大院區,目前正與華碩 AI 人工智慧研發中心,合作的醫療人工智慧專案重要項目。」

廖威博答應回慈濟幫忙的一年間,將美國公司交給專業經理人,又關掉了大陸的公司,終於回到慈濟,一進醫療志業幫忙,胃潰瘍就發作,痛到倒在地上,不得不去急診,才發現胃裡千瘡百孔,吃了半年的藥,好了,過了三個月,人又進了急診。

因為自己投入慈濟醫療資訊專案之後,「一天喜、一天憂」交替出現,一天很高興一天歡喜,第二天一定會出事,百試不爽,讓胃潰瘍一直無法痊癒。可是當有一憂發生,經常就會有貴人出現,將一憂轉變為一喜。他說,是靠著上人的法才把胃病治好了。

他體悟到要學會把煩惱放下,從一喜一憂,一喜一憂,最後練就不喜不憂,不喜不憂,不是變成冷血動物,而是內化,轉念去化解所知障,問題自然會有解決的方法。

醫師們常說,治療只能醫治「果」,更重要的是能改變致病的「因」,例如一定要改變飲食與生活習慣,減低壓力等。

廖威博很認同,「因為生理影響心理,心理影響生理,產生各式各樣的症狀,醫生都是在找出我們的病因,而上人的法、佛陀的法教導我們,真正的病因在我們的心裡,心理照顧好,病就會好了。」

廖威博說,當煩惱不再出現,胃疾自然慢慢痊癒。廖威博感恩上人教導他,對的事情,做就對了,秉持無私,去我執,有善解才能包容,用慈悲去面對所有的衝突,才是最大的智慧。

摘自/人醫心傳( 10 月號 / 2020)
撰文/曾慶方

繼續收到好文通知,邀您加入
  大愛行LINE社群  

👉 line.me/ti/g2/w99Ve-qmsUJP9qWUnUc3Hg?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